再谈学习吴冠中
文/崔自默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写过一篇《学习吴冠中》的小文,发在一本杂志上。有朋友看了这篇小文说,你写的好、痛快;可也有人说,你怎么拍起吴冠中的马屁来,你跟他有什么关系?再说他那破画,你真觉得好么?
我讲学习吴冠中先生,不仅仅在他的绘画艺术上,更在于他的精神追求上。吴先生的绘画艺术,充满了探索思维,那是纯粹的“艺术意欲”,而不是安居于既有的成就和面目,吃起老本来。吴先生的精神追求,则更喜人,他敢于在已有成果和影响的基础上,有破有立,重新思考一些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
不错,吴冠中先生的画作价格不菲,但他本人又能享受多少呢?我虽然与他不熟悉,但我知道,他生活朴素,不追求奢华。假如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今天的经济繁荣,我想,吴冠中先生仍然是他自己,一个安分的画家;他还会一心一意地作自己的画,那是他的人生态度、不懈追求,丹青是他愿意背负的责任。
吴先生不是现在如此,很多年前就是如此,能坚持,能一以贯之,所以可贵。
今天,我又读到吴冠中先生发在《文汇报》上的以“奖”代“养”的观点,对美术体制改革提出中肯的意见,不但为国家为社会利益着想,也为画家为艺术事业着想,有胆有识。
在此,还有一句我想补充:很肥沃的土壤,不是培养不出大树,而是当初种下的本来就是一堆草。
有人认为,吴冠中先生总是不安分、时发“奇论”,事实上,他说的也都是一些美术界乃至文化界的普通现象,用的也是很一般的话语,只是他名气大、受关注而已。假如他的话换作崔冠中陈冠中什么的说出来,即便再偏激一点、火药味再浓烈一点,恐怕也会大打折扣,媒体视而不见,其他艺术家也没兴趣应和或论战。
在成为大师之后,似乎吴冠中先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为天下先,不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他似乎愿意当靶子来接受挑战,这则完全像一个斗士。吴先生崇拜鲁迅,鲁迅也是一个斗士。“一百个齐白石也顶不上一个鲁迅”,这话初听起来也许很不着边际,但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发出的深深喟叹,是对民族美好明天的美好祝愿。针砭时弊、探索路途,有利社会、有利民生,光艺术行么?
与吴冠中先生相比,很多其他“大师们”,虽然也有影响,也有发言的机会,却只顾着享受荣誉,闷着不说话;他们要么是故作高深,要么是脑子里没有想法,要么是怕说错话,则已经失去了很多价值,如何感动我们?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