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戊子遣兴 > 正文 站内搜索:
答CCTV-10《科技之光》记者问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8日 11:22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5122次

 

答CCTV-10《科技之光》记者问


崔自默

 

A:
问:崔先生,“艺术研究科学化”这一思想,是您最先提出来的么?或者说在现实中,早已有人在这样做,而没有像您这样明确地提出过呢?您又是出于什么考虑来主张“艺术研究科学化”呢?
答:地球上其实没有什么新鲜事。对于“艺术研究科学化”这一主张,或许有人也想到了,只是没有提出来;或许有人实际就在这么做着,只是没有具体提出来;或许有人也这么提出来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或许还更复杂,我们这么分类地来分析和谈论,其实,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就是科学的态度、科学化。
科学的方法,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是必须的,是本分;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比如对于艺术学的研究,还包括任何文艺现象的研究与创作,是否也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呢,必须科学化呢?答案大概应该是肯定的。
只是问题在于,传统的认识是,自然科学注重理性,而社会科学尤其是艺术研究,注重感性。实际上,感性与理性并不违背;它们两者的分野、区别,也并不是绝对清晰的。这里涉及到对某一概念的释读问题,那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话题。比如唯物与唯心的区别、物质与精神的区别、客观与主观的区别,等等;其实,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有时是二位一体的,所以一定要分清楚、断然判别,就会发生问题,失之科学化。
“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但是,并不能认为已经把它完全认识清楚了。什么是科学?全世界科学家在一起开会,也没有给科学下出一个明确的大家一致认可的定义。勉强下个定义,也只能是相对的,比如说“要经得起反复实验”这一条件。随后,问题就又来了,什么是“实验”?多少次多长时间才算“反复”?问题不断提出,涉及的概念继续衍生下去,因果关系复杂了,结论也还是没有。再有,什么是“艺术”?贡布里希说“其实本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很有意味。艺术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名称;具体地可以表现为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的行为方式,与社会紧密相连;社会复杂,艺术家就复杂。艺术家,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职业特征。既然是职业,就不可能要求一律、一流。正如体育比赛,全都是冠军怎么可能?
概念的解释,有时就是认识事物的全部内容。对事物的科学认知,是文明发生、发展与存在的整个过程。有时,因为概念模糊、混淆概念,使问题过于简单化、肤浅化,或者反之,过于复杂化、无聊化。在科学与艺术的展览上,把传统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与现代科技产物克隆羊结合在一起,说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其实,那仍然只是形而下的物质的组合,不是形而上的精神的思考。艺术不等于艺术品;科学不等于科学品。形而下与形而上,应该区分对待。
回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它们所属的集合虽然不同,但没有绝对的区分,所以,提出艺术研究的科学化,是合情和合理的。世界观一定的基础上,方法论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差异。我之所以强调这个“科学化”的观点,或者说这种研究方法,还主要是考虑到节省资源,不要因为所谓的学术研究,来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著作等身”,就等于糟践森林。“信息时代”,是互相拖累的时代。
讲“科学发展观”,不仅仅适合于可见的自然物质资源,更应该适合于不可见的社会精神资源。事在人为,精神的浪费,或者文化的走弯路,制造“文化垃圾”,恰恰直接表现为物质浪费。

B:
问:与“艺术研究科学化”理念相关的,崔先生您提倡“有用的文化”,这与艺术研究科学化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么?是否完全属于另一回事?
答:我很喜欢“全息论”的方法,任何两个事物都是完全紧密相连的。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根发丝可以反映身体的全部基因状况。对于任何一种成熟的思想,只要它达到圆融、贯通、大方,那它就可以与其他任何学说相统一、和谐,不能发生矛盾。所谓“矛盾”,都是人为主观的制造,而不是客观的存在。
我们的研究所针对的真正的实质问题,也许只是一个,但因为角度不同,结论会不同。客观实体可能只是一个,但它所投下的影子可能有很多,而且互不相同。正因为我们需要“有用的文化”,所以才有必要使“艺术研究科学化”;也正因为出于“艺术研究科学化”的思路,所以才会关联到如何判断“有用的文化”这一命题。可见,这两种说法虽然显然不是一回事,但也不可能绝对地分离。

C:
问:崔先生,围绕“艺术研究如何科学化”这一核心,你能否可以具体一些,比如说我们怎样才能把艺术研究科学化?或者说艺术研究的科学化应该如何具体去做?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水平。文化的问题,基本都是虚的,所以容易解决。艺术的问题更简单,只要有个性,只要不触犯集体的公共利益,就可以为所欲为。科学的问题就不一样了,因为它不允许完全的个性存在。当然,科学家的研究也有个性化的问题,但究其方法、结论,必须符合规范,符合传统的习惯、普遍性。实验的方法,就是这样。科学研究的方法要求,研究者必须使用大家的熟悉和认可的语言来说话、来表达,比如数学方程式就是如此。
艺术实践、艺术创作就不同了,作者可以采取极端的个性的方式,产生意外的效果。与艺术实践所关联的,艺术研究问题是否也可以完全采取极端的个性态度呢?不管制造出什么布匹,丈量它们的尺子应该是一致的;假如标准都不统一,那么什么长短、厚薄,根本谈不上了。这也是我之所以开始考虑艺术研究要科学化的缘由。
科学化,主要任务是制订标准。当然,针对艺术问题、艺术行为,是否可以完全科学化,值得讨论。不管艺术审美如何个性化,我认为,它必然在相当程度上符合普遍性。完全个性的东西,就是皇帝的新衣。大家都穿着皇帝的新衣,我们就沦落到毛猴子的原始时代了。
标准,就是研究的方法。我欣赏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因为他讲究研究的方法。他说过,“知识是确切”。坐标系,就是他发明的。有了坐标系,才有了解析几何、函数等研究方法,才有了牛顿、爱因斯坦等的成就。没有前人基础性的科学方法,后来的文明就无从谈起。这宛如我们已有的文字,使我们自由交流,假如没有这些可以共同理解的符号,那么人就只能说鸟语。
我说过一句话,“文化就是地图”。文化和艺术研究问题,假如没有标准,就如同没有相对位置的地址,无法寻找和确定。对于艺术研究者,要想前进,需要资料和工具的准备。假如只是文科知识,对理工科知识相对缺乏、局限,或者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就困难了。没有科学方法的研究,凭感性的劳动,一来研究起来比较费力,浪费光阴;二来主观性太强,缺乏客观性,所以也没有推广的必要性。值得推广的东西,应该是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文科的所谓研究成果丰硕,所谓知识大爆炸,其实,大都是些个性的感觉而已,不具有共性的客观认识。感觉,就是自己的脚拇指在自己的鞋子里动作,外人无法体会。靠互相揣摩,会继续浪费资源,使后来的学者无所适从,也会因为垃圾太多,阻塞了前行的道路。其实,真正的精华的人类知识,并不多,弄清楚了,就可以省下时间来过舒服的生活。如其不然,大家每个人玩弄一个“万花筒”,不停地旋转着,制造着自己认为的美妙的图案,去穷无尽,有什么互相推广的价值呢?那不是学问,也不是学术。
我说过,“天下没有一流的学问,只有一流的文章”。搞艺术研究的,很多都是类似于玩文字游戏、魔方、万花筒、迷宫,结果累了半天,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当然,不游戏来耗费时间,可能会因为精力旺盛而无事生非,那则属于另外的社会话题。

D:
问:现代生活中,能把某一件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很,会被称作“有艺术性”。我们专业上所说的艺术,却是有形象的,用以反映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比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游戏等。我们还知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所反映的大多数也都是相对真理。那么,崔博士,我们今天想探讨一下针对艺术的一种具体形式,比如绘画,它的艺术研究又如何来和科学化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复杂,中间涉及到很多环节。我们有时面对一个问题时,会觉得无从下手,“剪不断,理还乱”,原因就在于把很多不同范畴不同阶段的话题,搅和在了一起。“胡子眉毛一把抓”,“鸡肉鸡毛一锅炖”,就复杂了。
“自相矛盾”这一成语,问题就是这样,是偷换了概念。矛和盾,使用的都是铁,铁的硬度等于铁的硬度,A=A是没有疑问的公理,那么,矛不会硬过盾,矛不会戳破盾,是合理的结论,怎么会有自相矛盾的结论呢?其实,问题在于,矛与盾这两个物体概念与制造矛与盾的材料硬度,被进行了武断的对比。不属于同一范畴和类型的东西,怎么比较呢?
艺术不是科学,艺术可以讲究风格与变数,所以,能解决复杂问题就可以被说成是“有艺术性”,这是一种比喻。至于艺术,可以分为很多品类,绘画、建筑属于视觉的,音乐属于听觉的,歌剧、电影等属于视听结合的,游戏大致属于触觉的,烹饪属于味觉的,文学属于“意”的。高级的东西,一定同时具备几个因素,比如书画,有视觉的,有更高层次的“意境”的。诗意,就是一种复杂的意象,难以用语言确切陈述。
科学是相对真理,艺术更是如此。意,是难以把握的。艺术,主要在于意象的表达。艺术水准的高低,需要审美经验来判断。“操千曲而知音,观百剑而识器”。有丰富的审美经验,才有客观的审美标准。彼此都是高手,获取知音,是很难得的。
对于绘画这个具体艺术门类,如何使关于它的研究更科学化,是个复杂的问题,难以一言以蔽之。具体而微,条分缕析,分析、综合,假设、推理、结论,都是科学研究的方法。
刚才提到审美经验,对于绘画研究,经验包括理论的与实践的。理论的就是已往的美术史的知识,古今中外的,这些知识又不仅仅局限于美术这一类别,它还会扩展,牵扯到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所以要想达到全面和透彻,不易。至于实践的经验,就更厉害了,光有理论是隔膜的。理论是苍白的,实践之树常青。实践,又是多方面的,变化的。《庄子》里庖丁解牛的寓言,提出游刃有余的境界,提出“技进乎道”的具体途径。欧阳修《卖油翁》里说,“无他,惟手熟耳”,也是说技术的不断进步,就接近于道。怎么才算是“熟练”呢?熟练、再熟练、再再熟练,量级次第,永不到顶点。
“道”是模糊难言的,恍兮惚兮、惚兮恍兮,是一种玄妙的状态,“有数存焉”。道,我把它类比于函数式Y=F(X),有确切的关系,但没有确切的数量。能把握瞬间的状态,因时而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就是道,是艺。假如没有实践的经验,如何体会庖丁那种踌躇满志的心态呢?如何体会卖油翁那种知足的感受呢?不能体会,心里想不清楚,又怎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呢?
不能透彻理解,靠感觉、仿佛、大致、大概齐,就不科学。王国维说是“隔”,隔膜、隔靴搔痒。隔膜,就会误解,甚至曲解、牵强附会、信口雌黄、莫须有。我提出文艺批评的“同情心说”,就是认识到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距离,并针对它提出要设身处地,读者与作者“同一心情”。这不仅仅是精神的、伦理道德的“同情心”概念,而是一种尽量接近客观真实的意愿。“有我”与“无我”、主观与客观,要尽量统一。这就是科学的态度,这么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就是科学化。
以维纳斯雕塑为例,大家因为她而提出“残破也是一种美”,就是一种模糊的说法。残破,本不应该是美。因为先入为主的心理,出土时她就是残破的,所以大家便觉得很美;假如当时是完整的,当然就更美。后来的很多艺术家努力想给她填补一个胳膊上去,但却总觉得不合适;还有就是,不管谁去给她补胳膊,都不能让大家都满意、认可。具体问题的中间环节因为过于复杂,所以会被忽略、省略,结论自然就显得偏见、偏激。审美与审丑,应该区别对待;审丑是审美的对比方面,可以同时列举,但丑不等于美。“美”字,以真为脚,以善为头;真和善,都不能代替美。

E:
问:绘画艺术研究的科学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答:问得好。说“现实意义”,那么什么又是现实意义呢?很难回答。不知道问题难回答,就是没有科学认识;知道难回答还去胡乱回答,就是没有科学态度。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问,是商量出来的。我们把问题梳理清楚,来进行讨论,即便不能完全实现科学化的理想,也还是科学化的态度。针对一个问题,给出确切的答案是一种方法;指出问题无解,也是答案。
绘画研究,也是一个行为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很多环节,诸如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民众心理、经济状况、作者身份、知识体系、审美个性、题材标准、绘画技巧、学术含量、社会地位、个体命运、人脉关系、精神价值、文化影响、市场价格等等。这些环节都被涉及,当然不容易,但忽略一些环节,又必然得出不片面的结论。
针对艺术批评,光举一两环节来讨论,总会感到有问题。实际上,前前后后的元素,都应该看到,否则就是盲人摸象。针对艺术市场,价值与价格问题,始终是一个互相辩论的问题。辩论,就是没有把条件综合起来。做生意讲究事先签合同,要针对合同条款事先达成协议,才能进行交易。艺术的争论、辩论,就因为事先没有达成一致的条款。打架也是打空架,争论的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当代画家的市场价格,可以超过古代经典画家的价格,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今天,也是传统的一部分。经典,是被不断认可的东西。当代的画家,因为可以带动大量的资金流,所以可以把价格拉得很高。古代的画家,作品不是不好,是因为没有人关注。人是活的,关注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经济的一部分,是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能简单地判断。我写过《心鉴》一文,指出“心鉴”是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与艺术市场的根基。价值,由心理最终决定。我的《艺术品价值说》,提出艺术价值的新理念:“花多少钱买它,它就值多少钱”。应该看到,人与心是根本。这是一种客观实在,“存在即合理”。事实胜于雄辩,不承认它,就是不科学。
如果说艺术研究科学化有一点“现实意义”的话,就是让人思维灵活,生活舒服,行为自在,不执着、不顽固、不认死理。这么想,不敢说对实际生活有多大作用,起码可以使研究工作更直接、更有效。

F:
问:您是一位从事艺术史学、美学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学者,出版过很多部有关的著作,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书画家,被称为“通才画家”。在您的一些专著中,是否遵从了“艺术研究科学化”的主张呢?在您的艺术研究和画作中,又是怎样体现“有用的文化”的呢?
答:这问题问很科学。我因为学理、工、文,知识背景相对复杂一些,交叉了一些内容,但不敢说是“通才”。北京的胡同很多,怎么能全都走一遍呢?不过,我愿意多去走走。章太炎有对联,“道文期一贯,精博欲兼之”;我愿意去实现“精”与“博”的统一,但也许肯定只能是一个奢望。压强大、受力面积也要大,那要求重量是多么大啊。
知识未得以前是知识,得到之后是常识,有成就的人只是他的常识多一点罢了。曲折和失败,也许是获得常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的《为道日损》、《艺文十说》和《美学笔记》中,我贯彻艺术研究科学化的方法,在艺术研究史论结合的方法基础上,不断借鉴数学等科学方法。我喜欢逻辑学,逻辑是科学的灵魂。依据逻辑,就能尽量确切。确切,就是力量。
譬如针对“禅画”这一概念,它是一个美术与宗教交叉的文化概念。什么是“禅”?各个研究者理解不一样,很难梳理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说法;在此不牢靠的基础上,一定衍生出更多问题。对于“禅画”这一行为,我列举出中间的五个环节,进行简单的二分法:作者是否禅家身份、题材是否禅画内容、创作是否禅定状态、画面是否体现禅趣、读者是否读出禅意。于是,我使用“乘法原理”得出25=32种情况,其中有最纯粹的禅画,也有最勉强的禅画。假如涉及更多的行为环节、进行三分或更多分法,研究也就更复杂、跟具体,或者可以认为更科学。含糊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值得继续探讨下去。
“数理逻辑美学”,要求文艺研究细致化、确切化;“社会心理美学”,要求在朴素的生活常识中,挖掘出最有用最关键的因素,以有利于艺术化的生存。我努力开辟这两个美学分支,里面不断使用统计学、概率论等方法。此外,相对说、量级说、条件说等方法,都对传统的艺术研究理念和结论,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里似是而非的东西实在太多,漏洞太多。
我们的国学博大精深,绕了半天弯子,到头发白了,还要打架、生气、不文明,这样的文化有什么用呢?“Excuse me”,“Sorry”,“Thank you”,国外文化没有那么多讲究,很简单,却很实用。“有用的文化”,在生活方面之外,在艺术研究和创作上,我努力去体会、去应用。比如我的“心裁派”,打破传统的构图习惯和视觉习惯,在微小的空间自由选择构图、体现出大格局、容纳大思维。尽精微、致广大,淋漓尽致,很有意思。
大与小、高与低、轻与重,都是相对的。在茫茫宇宙中,无所谓上下左右。我们的视觉审美,应该摆脱传统的二维平面的局限,走向三维或多维的空间,去习惯它,去欣赏它,去完成理想实验,去触摸似乎熟悉实质陌生的新境界。
我与别人交谈,也是完善思维的方法。有时,我自己会边思考边动笔,在纸上用文字、符号、线条和颜色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我觉得,这种“笔墨思考”也是一种绘画创作。有人说这是“草稿派”,我乐于接受这个称谓。我还乐于主张我的“艺术实现主义”,我们的理想不见得都能实现,但只要去思考,就够了。这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尴尬的夹缝中,去努力走出一条浪漫之路来。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 (1)
 下一篇: 艺品清奇一化人
  相关文章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 (1)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2)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1)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李斌>>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十)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九)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八)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路航>>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田向东>>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七)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六)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五)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四)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许淑云>>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缪哲>>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随笔
戊子遣兴
乙酉日记
丙戌随笔
丁亥闲墨
己丑述怀
庚寅随笔
辛卯随笔
壬辰随笔
癸巳随笔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