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后记
崔自默
能有《八大山人》这本书,首先感谢康建寨先生,是他的美意、激发和监督,我才得以实际完成。
这本书是在我的《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一著的基础上进行重构、更改和完善的。原著是我的博士论文,书名是我的导师范曾教授所命;我感激他,是他说八大山人值得研究,并肯定和鼓励我研究下去,从而可以用我所长,开辟出一个广大的美学疆域。
我感谢程大利先生,是他的慧眼“谬赏”才使得《为道日损》一书于2005年3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时,感谢我的好友雒三桂博士,是他的精心编辑使该书成型,否则书内那么多插图和注解,将无处着落。
《为道日损》一书作为学术专著在价格不菲的情况下一版再版,我很欣慰。有的读者买不到原书,就打印出来自己装订请我签名,我很感动。还有不少学者写评述文章,给该书以赞扬,在此一并感谢。
我尤其感谢北京大学的张帆教授,是他在细致地读完《为道日损》一书后给以充分定位,其中有云“崔式之学”,这的确让人鼓舞。他是我的知音,有着多领域的综合学术背景,能高屋建瓴、直抵本性,我很钦佩。得到他的允许,我把那篇评述文章作为新书《八大山人》之序,以壮声色。
在2006年我参加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举办的“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80周年”艺术论坛上,我提到在“八大山人学”的建设进程中,有很多人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起着“航标”的作用,比如萧鸿鸣先生;他的《八大山人生平及作品系年》等著作,是我航行的坐标图纸,我可以贴切揣摩八大山人的“心理美学史”,手边不能离开它。
总觉得有很多理论东西要写,又总觉得应该更多地搞些绘画创作,时间每每让我体会到尴尬与矛盾。这些天能集中精力,再花些时间琢磨八大山人,是一大缘分。我也在重新琢磨八大山人的人生与艺术的细节中,获得不少的启发与灵感,所以最后感谢他。
戊子芒种柷敔堂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