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小说
文/崔自默
小说虽小,意思却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谈到《红楼梦》时评价说:“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这八个字,不仅仅可以用于《红楼梦》的欣赏,其实可以用于衡量几乎所有的文学以及艺术作品。
“实”无尽藏,法尔如是,实际生活是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文学作品,谁也做不到纯属虚构,完全巧合的事情随处可见。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中,游走于社会中的人,存在于人群之间的行为现象,极其复杂,无比鲜活,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性,却又是难以用文学的语言来刻画的。完全的写实,其实是很难的,所以写实是相对的,写意是绝对的。
写意,就需要艺术性。作品的艺术性,就是在生活的真实性基础上,来实现、再现、升华,就是“转成新鲜”。“转”,需要本事,不能假上加假、空对空、忸怩做作,要做到如土委地,自然而然。回归纯粹,大朴不雕,“像说话一样”,其实是包含了娴熟技巧之后的笔墨,并不是味如嚼蜡,并不是彻头彻尾的稚嫩、生疏甚至糊涂。
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最后超越生活的真实,并具有了集中性、代表性、夸张性、象征性、典型性、符号性等等特点。要具备这些特点,就需要在个案材料的基础上,实现联类通感,把个性与共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使其真实成为有意义的真实,使之具有审美的普遍价值,然后才能期望小说“大”起来。
文学作品应该有思想、有意义,要传达真善美,要启示人积极向上,要有劝善惩恶之功,不然就没有在群体之间传播的必要。不能为了说故事而说故事,认为只要能吸引人就够了,就像一些只以情节和悬念取胜、无视艺术性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一样,那是经不起第二次阅读的。事实上,能经得住反复品味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才能作为经典。
“尽精微,致广大”,是中庸追求的高明境界。既要能有宏阔的理想与视角,又要能依赖具体的写作手法来实现,才算两全齐美,不过很难做到。正因为难能,所以才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