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茶放心
文/崔自默
为什么要喝茶?醉翁之意不在酒。品茶之意不在茶,而在观物比德,缘物寄托。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生存的学问与智慧,就是给平常事物赋予不平常的意义。
谈学问,最后都要落到实处,求得放心。看破、放下、随缘、自在,最大程度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有利于改变生存的现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提出的这“五之”,指出问学一般应该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着急上火,要调整心态,学会欣赏细节,品味幸福。养成这么一个好习惯,始可良性循环,改变命运。茶道能如此,才是茶道的胜利。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境界”,词语分别取自宋词人晏殊的《鹊踏枝》、柳永的《蝶恋花》、辛弃疾的《清玉案·元夕》,艺术情致虽有所区分,但没有绝对的高低前后的差别。品茶,可以伴随抚琴、敲诗、读书、作画、戏墨、玩石、赏舞、看花、观鱼、登山、望海、听风、吟月。喝茶上升为艺术,努力地欣赏与享受,绝对需要一个和谐的心态;也正是这慢条斯理的过程中,借机培养了超然情性。虽然有闲喝茶,却心储烦恼,一团乱麻,则是背道而驰。
自觉、自信、自警,问心无愧,人一生要调整情绪,既对得起别人,更对得起自己。品茶的心态与境界,有层次之分,渐渐修养,最后可以归于无痕,化于无迹。《老子》说“善行无辙迹”,不着相了,心无挂碍了,便时时是好光阴,杯杯是上好的茶汤。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喜怒哀乐。心能转物,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才能不为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茶禅才能一味。不能借茶放心,嘴里念叨着茶禅一味,总只是“口头禅”,到底没有用处。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普济《五灯会元》)吉州青原惟信禅师“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只是山,水只是水”的三个说法,是认识的不断上升环节,可以说是境界修为的次第过程。此间,“我”起着关键作用;“有我”在,则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无我”在,山只是山、水只是水。——因为绝对的“有我”或“无我”是做不到的,所以山与水永远在是与不是的判断之间。茶是茶?茶不是茶?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商量、体会,这个过程本身,也就是“快活”的本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德润身,富润屋。小器盛吃食,大度量天下。品茶之事,以人为上,以茶次之,以具又次之。捧一只热热的素瓷杯,用盖子轻轻划过水面,看那叶子漂浮在嫩绿的水中,那是色、声、香、味、触、法都具备的。心外无物,没有一个好胸襟,什么都没有。
活到老,学到老。人一生当中,是一个不断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的最初阶段之后,人走向社会,开始是为稻粮谋;基本生活条件具备之后,于是有所炫耀、欲求,为名利谋;物质条件充裕之后,转而思考幸福本身,注重生存质量、生命实际,能为修身谋;最后,精神升华,开始舍弃个人一己之私,寻求道德寄托、无私境界,于是为济世谋。“稻粮谋”、“名利谋”、“修身谋”、“济世谋”,问学的这四个境界,可以挪借过来商量品茶一事,见微知著。不知足,好高务远,是烦恼的根源之一。
孔夫子喜欢“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平常快乐,朱熹更是大加欣赏,“乐其日用之常”的生存态度,就是平常心,就是道。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