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镜报》“密龛谈艺”之七
再谈“心鉴”——由艺术品金融化谈起
崔自默
“崔老师,你关心金融方面的事情吗?”
“你说呢?我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金融、交易,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存钱、买菜,都是。”
“可是很多艺术家似乎不关心艺术之外的东西,对金融不太懂。”
“可以不太懂,但不能毫不关心。艺术之外的东西,有时胜过艺术本身。”
“金融跟艺术有直接关系吗?”
“难道说艺术跟金融没有直接关系么?”
“哈哈哈。我发现你经常用反问的方法,是一种启发教育的方式吧?”
“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就明显地摆放着,只是我们不大注意不大关心罢了。只要你思考,按照逻辑思考,条分缕析、挖掘、梳理,自己就能弄清楚。当然,不能瞎想,没有逻辑地胡思乱想,否则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深刻,其实是庸人自扰,自己把自己绕糊涂。”
“那是为什么?”
“因为事情包括很多环节、细节,涉及到的概念属于不同领域的,要把这些概念区分对待,讲条件来研究,不能混为一谈。金融是金融,艺术是艺术,当这两个领域的概念交叉时,就要小心,不能相互缠绕、搅和。”
“你还是举例说明吧。”
“比如艺术品交易所。艺术品作为金融产品进入大众视野,是新现象。”
“是啊,艺术品交易所里的艺术品,还算是收藏品吗?”
“艺术品进入金融市场,就宛如期货、股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消费和艺术收藏了。”
“老百姓都觉得这个话题有意思,也弄不太清楚,所以市场反应才轰轰然是吧?”
“轰轰然,好词!面对新鲜事物,新生活新文化话题,新投资渠道,又不是太懂,当然就‘轰轰然’了。”
“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是一回事吗?”
“问得好!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应该不是一回事,本应该区别对待;但是两者又基本是两位一体。很多收藏带有投资的性质,很多投资也带有收藏的性质,事实上也的确难以区分。”
“收藏和投资,哪一种更高级一些呢?”
“如果一定要区分收藏和投资的话,那么从文化意义上说,目的单纯的纯粹的收藏更文明,更高级。开始时也说了,金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艺术与生活不可分,所以艺术与金融也有不解之缘。没有金融的介入,纯粹的文化意义也许很淡薄、单薄,有了资本操作、金融参与,艺术就生动活泼了,艺术家就有传奇色彩了,艺术品的多元模样就开始了。相得益彰,相互激发吧。”
“传统的艺术品收藏或投资似乎还简单:直接交易,私下买卖;通过画廊、商店;通过拍卖行。可是金融形式却复杂多变,都有哪些呢?”
“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是类证劵化交易、金融机构发行的是挂钩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银行、信托与私募基金等形式不管如何,都基本属于产权的分割交易、现货远期标准合约交易等内容。”
“据说2011年1月天津文交所首批交易,很火爆,全国各地交易所也雨后春笋,可是很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原因何在呢?”
“是啊。我认为原因既在于艺术品的独特商品性质,更在于‘人心’。人心叵测,心不齐,或者说心‘太齐’——都向钱看齐,想迅速变现赚钱,无疑是金融市场风险的根源。”
“就像股票的风险一样对吧?”
“跟风,瞄着风向,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谁说了都不算。都是‘耳鉴’啊,哪有几个‘心鉴’的。”
“崔老师经常讲‘心鉴’,就是主张艺术品收藏的纯洁性吧?”
“是啊。随着物质经济的丰富发达,我们希望拥有像样的收藏家,不要一味地盯着钱。”
“不要都成了盲目的股民,哈哈。”
“对!艺术品分割了、份额化了,就已经不再是艺术品,而是变成了金融的符号,就是赤裸的股票,当然风险随之而至。苦酒,大家酿造,大家品尝。”
“单幅作品可以被炒作得很高,远离了艺术品本身应该具备的价值,是吗?”
“问题实质还不在于此。既然已经非艺术品化、股票化、彩票化,那么单幅作品的艺术价值或市场价格不管如何高低,也不管作者的名气和影响究竟如何大小,都成了附属的东西。”
“可是作者和作品本身的价值,应该还是决定艺术品价格的最终标准吧?”
“未必。那么看来,艺术品金融化,开始就埋下了问题根苗,问题早晚会滋生出来。”
“可是非金融手段就不会有类似的问题吗?”
“运行模式不同,结果有所差异。传统的收藏方式参与的人数很少,拉得时间很长,就不会迅速上升、立刻跌落。单幅藏品,属于个人财产,转手次数总是有限,个人就承担和负责、规避了它的保值、升值与风险。若是股票,谁说了都不算,集体无意识,就糟糕了。”
“所以,呼唤‘心鉴’?”
“必须的!多一些文化商人,大儒商,改变、引领和完善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艺术风尚。”
“金融介入艺术,对艺术繁荣也有帮助。现在银行也在参与艺术品的整体形象和运营,还参与博物馆、艺术馆和画廊的金融操作,又怎么看呢?”
“这话题留待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