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镜报》“密龛谈艺”之五
关于“科学批评”
崔自默
“崔老师,你在新浪收藏频道的艺术访谈我看了,特别好!”
“真的?那是你偏爱我,所以爱屋及乌,你才觉得好。不是还有很多人感觉不好么?骂声也有啊。”
“你不是不怕别人骂吗?”
“我也不愿意听骂声啊,只是我能正确对待而已。怕骂就别当艺术大师,要有思想准备,先开阔心胸再说。任何公众人物有了影响,一定会遇到不同的声音。一般而言,在影响还不大时,赞誉或者骂声是不对等的,有所偏向;一旦影响极大了,褒和贬基本会相等的。黑暗与光明同在、等价。”
“我注意到你在新浪访谈中强调了几个问题,比如‘科学批评’。你在湖南卫视‘艺术玩家’节目中也提到这一点,这个提法很新颖啊。你是怎么想到的?”
“水到渠成。其实,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学科研究,是我一直的兴趣。还有,‘学术学’,我很早就提出的一个概念。只是我觉得,‘科学批评’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有着重提出的必要性。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艺术批评进步,就应该注意科学发展的问题。没有科学,没有规矩、偏离公理,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后果很严重。所谓文化繁荣,可能就是浪费公共资源;所谓艺术批评言论自由、畅所欲言,有时就是故意增加矛盾,制造不和谐。”
“有那么严重么?”
“医疗原则,防大于治。防患于未然,是正确的选择。别说是文艺批评感性的主观随意发挥,你就是谈科学,用逻辑论证,还有人说你是故意掉书袋,还有人不懂装懂故意曲解。访谈之后,有人讽刺我提出的‘科学批评’,所以,我抽空顺便在我的新浪微博里,写了系列的《科学批评常识普及》。”
“是啊,我读到了,你创作那么忙,还写那么多。其中,就有关于光明与黑暗等价的说法。”
“你看了?辛苦你了。”
“是我学知识啊,应该谢谢你才对。”
“感谢你这么说,也是对我的鼓励和肯定。我写过很多东西,真正有兴趣认真读完的人少之又少。人家没有义务来读我的东西,所以有人喜欢读、理解我,我会很感激,同时我也觉得‘委屈’。”
“委屈?是担心被人误读吗?”
“哈哈,你想,好东西免费请人读,即便被误解,也还要感激人家。其实,说真心话,即便被误解、曲解、嘲笑,我仍然觉得应该真心地感激。大家多忙啊,都不容易啊!”
“我读过你的随笔,《感谢小人》。”
“是啊,切磋琢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啊。没有别人敌意的刺激、攻击、冷落,你怎么会主动产生上进的巨大动力呢?受到打击之后,你发愤图强,成功了,你回头一定会感激当初打击你的那个人;当然,假如你没有成功,你也许会永远记得当初的‘敌意’。贵人者,贵人也,你自己首先要是一个贵人,心中有‘贵人’这个概念,才能遇到贵人。不要总想着别人给你机会,怨天尤人,那么你永远别想成功。人才,是自己创造并把握机会的。”
“哎呀,我们离‘科学批评’话题很远了。”
“远吗?这些都是‘科学批评’的问题啊。我不觉得什么是学术,也不觉得什么不是学术。天下没有一流的学问,只有一流的文章。细节决定成败,为人处事就是大学问。通情达理,就是‘科学批评’。”
“是吗?你的‘科学批评’系列不是都带有一些公式和数学方程吗?”
“不见得。科学的陈述方法,有的靠数学公式,有的则是普通常识。万法惟识,学习就是一个把知识转化为常识的过程。未知之前是知识,已知之后是常识。未知之前是迷信,已知之后是科学。所以,我们应该拥有更多的常识,不能没有文艺批评常识就信口开河,情绪化。要有‘同情心’,要知道坐标,要清楚东西南北。”
“哈哈。我在你的‘科学批评常识普及’系列里读到了,原来不都是那么深奥无比,原来可以是这么通俗易懂啊?”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科学。确切,就是力量。秩序,就是美。很多话题,看似复杂,矛盾重重,纠结,其实就是脑子不清晰、思路方法有问题、一笔糊涂账:是把很多不同领域的概念纠缠在一起了;看似难解,其实都是伪命题。”
“举例说明一下行吗?”
“比如,我给你念一段,《科学批评常识普及》第 67:以偏概全,盲人摸象,如此自信者比比皆是。知音,难。何况,大象无形,你不可能看到全部。精品至美往往藏之名山,束之高阁。名下无虚士。山到成名毕竟高。只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天上没掉馅饼的。得失相兼,祸福相倚。要理解别人幸福后面的痛苦。要看到别人黑暗后面的光明。”
“这不还是大白话啊?我喜欢你举例那些数学方法的。”
“你可别那么想。大白话,老生常谈,其实往往暗含深奥的真理,只是人们以为司空见惯,忽略罢了。科学头脑,应该灵敏、敏锐,应该在习以为常的定论中发现新知。很多老问题,其实已不是问题,答案就在那里,只是我们仍然愿意把它当作一个问题,来不断研究,继续文字游戏罢了。传统中很多扯不清的话题,比如自相矛盾、盲人摸象等等,我都给出数学公式来论证,一目了然,不是问题。‘偷换观念’,使我们重复劳动。缺乏数理常识,使我们磨破嘴皮。”
“对,你一般是用公式说明的。怎么个伪命题呢?”
“A=A,A≯A。矛和盾都使用铁,铁的硬度等于铁的硬度,所以,矛不能戳破盾,是必然的,没有问题啊?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偷换概念——把矛盾和制造矛盾的材料的硬度进行了比较。”
“A=A是数学公理,我明白了。”
“这样的问题很多。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等等问题,都是一样的,只是大家说法不一样,其实都是谈着一回事。比如《科学批评常识普及》第 65:标准答案,有么?A=A是真理,也是废话。A=C,B=C,则A=B。垃圾是垃圾,钻石是钻石,谁都知道,但这么说没意思。垃圾是钻石,钻石是垃圾,这么说似乎荒唐,但有思想。价格相等,垃圾变钻石。转变,需要乾坤挪移的本事。一般人没有也不需要钻石。小艺术家没有也不需要大思想。”
“哎呀,这期文字差不多了。咱下期谈什么?”
“那咱今天先打住,至于下期,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