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画大师于志学
文/崔自默
一次在中国美术馆的研讨会上,受到对“大师”概念讨论的激发,我提出衡量艺术大师的五个指标:一,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二,艺术水平具有相当的高度;三,创造的具有艺术高度的作品的数量;四,其人其艺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五,其人其艺对历史的影响。
以上述五条指标来衡量当代画坛,于志学先生当属“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
于志学先生的艺术造诣有目共睹。他首创的“冰雪山水画”,以独特的形式传达丰富的内容,是有意味的形式;他的冰雪山水,具有视觉审美的独特价值,具有语言符号的意义;他实践了地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相结合,开一代新风。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于志学先生经由曲折而又艰辛的艺术探索之旅,一以贯之,最终在冰雪山水画上独树一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样式,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一页。回顾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能独创出一种个性化的风格符号,拥有属于自我的艺术语言,并为大家所接受,这并不多见。
经由于志学先生的笔,在二维的纸面上三维的冰雪空间特然而出。“白山黑水”,是他,让冰雪入画,成为主角,是他给予它们以蓬勃的生命。他创造性地再现了北方塞外的氤氲气象,那是自然、自在,是人类追求的大美、大化。读者欣赏他营造的画面,能感同身受,体味其中的天籁,雄浑、悠远、深邃、清净、冷逸,带着诗情,暂时逃脱现实的烦嚣,栖居到一个理想的世界。
于志学先生很勤奋,他大量地创作、实践,完善、升华。在不断的熟练过程中,技进乎道,并由之开始进入自由王国,揣摩那形而上的境域,体味那难以言传的艺术快慰。
自娱与娱人,是艺术的双重功用。在现代经济发展的今天,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那不但是他艺术水准的一个考量标准,也是他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是摆脱无私而走向大道、走向高贵的一个契机。
关心社会,关注环境,关怀人类群体的共同命运,我从于志学先生的文章里,读出了这种道德与情操。他走出画室,不仅仅是为了写生,为了提高艺术水准而探索,更是为了公益事业,为了攀升精神境界而思考。人格造就画品,吃苦耐劳与无私无畏不仅可以继续完善他的画品,更可以继续缔造他的卓荦人格。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于志学先生更加关注作品的人文素质,他饱蘸激情,写他对北疆故土的挚爱,注入浓厚的时代气息。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大兴安岭北坡和鲁古雅体验生活,与鄂温克人同吃同住,爬冰卧雪。在他创作的一幅幅反映鄂温克民族生活的新画卷上,他反映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风骨。画面上,激情被理性有效地控制着,技法得以施展,线条洒脱而有分量,仿佛一曲曲静穆的高歌。
在传统中挖掘营养,在现实中得到启迪,于志学先生乐于思考大美的存在,面对当代,面对未来。他的冰雪画艺术研究会,拥有一批追随者,他们不仅仅是“冷文化”的追求者,他们要拓宽中国画的表现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新传统,让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我才不济,难以尽述于志学先生之贡献,在此文尾,谨以小诗示敬意云。
志公冰雪意雄浑,精神高华信不群。
用白生光追冷逸,求实造象铸真魂。
思维壮阔模型运,体系深悠审美论。
笔墨随心开境界,薪传到处有风存。
于志学先生
于志学先生作品
\\\\\\\\\
于志学 ,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笔名,问津、干城,男,汉族,1935年1月31日出生,籍贯吉林省抚余县。现任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黑龙江省国画会会长,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一级美术师。从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法,历经20年,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冰雪山水画”。于志学在技法上与理论上都有新的建树。在技法上他创造出了“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和“排笔皴”、“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 “南黑北白”,“南虚北实”,“南以石画山,北以树画山”和“墨有韵,白有光”、“冷逸之美”等新的美学观点;提出“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冷文化”和“笔墨当随心境”等新的美学思想。他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冰雪山水画的出现为中国画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使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物象由“四大要素”变为“五大要素”,突破了传统中国画以黑为单一样式的思维模式,确立了中国画的白色体系,带动和推动了姊妹艺术的发展。1979年冰雪山水画《塞外曲》获文化部颁发的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三等奖;1983年被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1987年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质“终生荣誉奖”,同年出席在新加坡举办的第15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会并宣读论文《寒带艺术的拓展》;1990年作品《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1992年作品《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奖; 1992年获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20世纪杰出人物成就奖牌。同年《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质奖章;并获国务院授予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证书;1993年获黑龙江省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授予的终生成就奖;1995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精诚奖”。1997年作品《牧鹿女》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颁发的《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铜奖;1999年作品《北国风光》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作为“世纪收藏”,2004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黄宾虹奖”,2006年获黑龙江“文艺终身成就奖”。现已多次出版了《于志学画集》、于志学文集《雪园漫笔》、《东方艺术·于志学专刊》、《文化时空·于志学专刊》、《触类旁通·冰雪技法》、《于志学画冰雪技法》、《冰雪山水画法》、《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卷》《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于志学》以及中外美术理论家撰写的《冰雪山水画论》、《中国画黑白体系论》、《冰雪艺术美学》等专著。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