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大千《四时花木四屏》
文/崔自默
《四时花木四屏》一作,是张大千传世花鸟作品中难得的精品佳构。在174.5×66×4cm的尺幅之内,大千先生把山石、松树、荷花、竹子、兰花、菊花、梅花等四时花木汇集在一起,远近扶疏、参差掩映,画面上景物舒展自如,充分展示了他在传移模写与位置经营等方面的非凡的笔墨技巧和绘画能力。
这幅作品在有限的空间面积内,传达的气象很大。小中见大,是中国画写意的精神,它的实现,靠的是“曲”方法。老子“曲则全”、“少则多”的思想,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这样的园林技巧,也同样体现在画面的匠心经营上。“纡馀委曲”、“若不可测”,这一独特的造景之法,使有无、虚实、藏露、疏密等辨证思想得以实践,充分显现出画家艺术技巧的超现实作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注重实物景象,中国画更讲究整体性和通篇的气韵。如此,就必须在有限的居住空间内,把握造型的全部精神。
张大千此作中充分表现了“曲”的情趣,若不经意、容与徘徊,而毫无艰难劳苦之态。可以想见他在创作时的自由自在的情状,挥写有力,铁画银钩。“曲尽其形”、“曲尽其态”、“曲尽其妙”,含蓄而丰富。诗贵曲,文亦贵曲,画更贵曲,曲则有深致,画面经得住反复观赏、品味。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常署“蜀人张大千”,初名权,后改爰,又名秀、季菱,小名季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1940年后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在敦煌洞窟临摹壁画,技法大进。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84年病逝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先生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广结师友、取长补短密切相关,此外在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方面的相关修养不无关系。他先后与吴昌硕、黄宾虹、王震、冯超然、吴观岱、吴待秋、吴湖帆、郑午昌、齐白石、徐悲鸿、溥儒、于非厂等国内各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等交游切磋,修养自是非凡。
赏读张大千先生《四时花木四屏》,不仅可以欣赏到大师非凡的笔墨工夫,更可以从中领会到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瞬间感受四时的推移转换,思索人生的存在的价值等形而上的意义。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