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拍卖与收藏 > 正文 站内搜索:
[组图]齐白石的意义——在北京前门老舍茶馆为齐白石研究会做的报告
http://www.cuizimo.com  2011年9月30日 11:36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4496次

 

2008年12月13日/自默影记

 
崔自默在北京前门老舍茶馆为齐白石研究会做讲座/2008.12.13

崔自默在北京老舍茶馆为齐白石研究会做讲座现场一角/2008.12.13

崔自默博士在北京前门老舍茶馆做讲座现场一角    2008-12-13

崔自默为来宾签名留念/北京老舍茶馆/2008.12.13
 
 
崔自默为北京齐白石研究会做讲座《齐白石的意义》/2008.12.13/北京前门老舍茶馆
 

齐白石的意义

——在北京前门老舍茶馆为齐白石研究会做的报告

文/崔自默

     很多年前,我刚来北京参加工作不久,与一个荷兰人第一次到老舍茶馆,吃饭、听戏、听相声。当然,是他掏钱,他虽然能吃明白,却听不懂。那时,我当然不会想到今天会在这里做报告,来讲齐白石。凡事都讲究缘分,我曾经写过齐白石篆刻的系列文章,也研究过他的绘画、书法,我对这位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最伟大的画家,深怀敬意。我在这里做报告谈不上,今天也就只是与大家聊天而已。

     要讲齐白石,从哪里开始呢?齐白石老人生活时间跨度大,从1864年到1957年,几乎是一百年。他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宗族名纯芝,小名阿芝。后来又有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白石山人等,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名号。齐白石,既是20世纪的大画家,也是大书法家、大篆刻家。如果列举中国的世界文化名人,他应该首屈一指。据说,当年张大千拜访毕加索,看到毕加索在学习齐白石的画。毕加索认为齐白石的画很高明,这个外国人读懂了齐白石的现代精神。齐白石崇拜八大山人,他们都是以传统的中国笔墨,营造图式,有构成意识,有符号、有风格,有鲜明的艺术语言,所以有视觉审美的共通性。

      扎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土壤,能跨越时间、地区,可见齐白石艺术的伟大。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误解了齐白石,比如总有人认为他文化水平不高,到中年才学画画。实际上,齐白石8岁就背诵《三字经》、《千家诗》《千字文》、《百家姓》,还开始模画《雷公像》。可见,齐白石对艺术的兴趣,是根深蒂固的。他9岁时,开始写书法,很用功。11岁时砍柴时都是手不释卷,回家来祖母责怪他“哪见文章锅里煮”,意思是说,书哪里能当饭吃呢?15岁时,齐白石开始学吃饭的手艺,作雕花木匠,他不久就不满足现状,能从平刀法里求圆刀法,时出新意。到19岁时,由于手艺好,他已是闻名乡里的“芝木匠”。20岁左右,齐白石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并有意识地用在了木花工艺上。24岁时,齐白石开始学画人物肖像,上手也很快,不久就有一个绰号,“齐美人”。27岁时,因为认识了胡沁园和陈少蕃,齐白石增长了关于古代书画的见识,这两位老师有启迪和引导齐白石智慧的功劳,并为他取名“璜”,美玉之谓。不久,齐白石开始学习篆刻,起步是丁敬和黄小松一路的工细派。35岁,齐白石第一次离开到县城。37岁,齐白石得识了王湘绮,开始正式学做诗。40岁又认识了樊樊山,诗画并进。41岁,齐白石到了北京,而后游历两广,开阔视野。50岁左右,齐白石回家乡时,曾经有过“不复远游”的想法,当然,命中注定齐白石不会这样。再后来,齐白石还是到了北京,又先后得到陈师曾、徐悲鸿等的赏识,简短节说,因为人生际遇的不断改变,齐白石不断变化,最终成为齐白石。

     当然,齐白石自己的性格,是注定他一生成就的基础,尤其是造就他艺术高度的基因;至于机缘机遇这些外力关系,属于外因。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有时,外因开始起到关键的作用,甚至“催化剂”的作用。人脉,就是文脉,是不必置疑的。因人而异、事在人为,说时迟那时快,认识什么人,发生什么事,直接的、间接的,衍生下去,人的巧合因素简直是天衣无缝。

     相关的知识和背景信息,是我们认识和评价一个事物的根据。问眼睛在哪里?答在眉毛下面、在鼻子上面,就是相关坐标、参照定位。“谈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讲齐白石,我们必须考虑到他的方方面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虽然有时看似偶然,却是必然。人与人的相知如此,人与艺的遭遇也是如此。不同时期遇到不同的画面、碑帖,因而改变画风,因而形成书体风格,因而养成篆刻刀法的习惯,都有偶然中的必然性。齐白石篆刻的字法、用刀、章法,得力于他的木工手艺,更得益于他的书法实践,《三公山碑》和《天发神谶碑》的风貌都显露其中。他的书法,曾经取道于李北海、金农、何绍基等,最终还是铸造了属于他自己的面目。我们欣赏他的签名,很有造型意识,纵横开张,把线条在空间布置。中国书画讲究“计白当黑”,就是在注意线条笔画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线条之外的空白位置,那是“气”的所在。虚实相生,造形是相得益彰的。

     我们认识齐白石,要理解他之所以成为齐白石的由来。有人说他“小气”,有农民作风,我却认为这是他的本分。即便他有一点“农民作风”,对于他而言也不是缺点,而是特点。他严谨,塌实,厚道。你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你的。绘画是他谋生的手段,是他人生的寄托。他把艺术生活化,把生活艺术化。他喜欢画草虫,一笔不苟,当然这样很费心、费力,但正是在过程中,他摆脱了烦恼;换言之,他不把心思放在生活的烦恼上,于是,他借助艺术的方式享受着理想的生活。他把书画作为养生的手段,所以延年益寿。“乐其日用之常”,“平常心是道”,就是这个道理,虽然似乎老生常谈,不管是谁,做到却很难。知行合一,是最高标准。当然,画细致的画,也劳力、伤神,但总比把大好光阴浪费在妒、恼、怨、恨的痛苦与争斗中要好得多。齐白石的细笔画还有特别之处,就是他的工笔细画与大写意画同时发展,甚至在同一个画面上出现,却并感到是做作,不感到“两张皮”。很多事情,假如忽然一想,都有点觉得矛盾或对立,其实,反复考虑,却是很和谐、很正常。工笔与写意的关系,似乎矛盾、抵牾,但却是对立基础上的和谐,是更高级的大和谐。黑与黑、白与白,都可以和谐,但属于简单的和谐;而黑与白,则是大和谐。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大和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就是庄子描述的自然和谐与大秩序。

     齐白石的用笔用墨,很有秩序感。这种秩序管,是他苦练的结果。你看他画画时的水盆、毛笔,总是干净利落的,那说明他心中有数。“有数存焉”,那是“道”的概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费画三千、三万,下笔自有神助,总会有妙手偶得。如此大量的类似普通劳动的工作,认真地积累下去,就是高超的技艺,也就是庄子庖丁解牛寓言中所阐述的“技进乎道”的发展规律。用欧阳修《卖油翁》的话说,就是“无他,惟手熟耳”。齐白石的画稿,很讲究,很细致,比如一只鸟的翅膀要画几笔,他都有具体的标注,有具体的要求。他能下笔准确,就是熟能生巧的原因。什么叫厚重?准确就是厚重,准确就是力度。禅家讲“拉一车兵器,不如寸铁杀人”,就是这个意思。笔墨的到位、准确,即便笔画不粗、不黑、不浓,也会感觉厚重。比如一个点,黄宾虹说是“如高峰坠石”,那才是力度,如何在画面线条上传达这种感受,需要悉心揣摩。当然,只有内行,才会精细而细致地体会到感受到。

     理论家认为的“熟即俗也”,是骗人的话。对于技术、技艺、手艺,谁敢说自己是足够的“熟”了呢?假如齐白石继续活下去,他将怎么画呢?我们不妨这么设想,会有助于我们搞创新,不走弯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会事半功倍。年轻时,手头很有把握,人为地想获得老辣和稚拙,是一回事;等老了,想准确却难以绝对控制,自然是另外一个感受。儿童字体的稚拙,是天真的;老年人的稚拙,是天然的。《老子》提倡“复归于婴儿”,不是让人伪装天真,顾意忸怩做态,更不是指明艺术创作的道路。“生活真不易啊”,六岁的儿童和百岁老人,都可以说出这样的一个句子,但听众的感受不一样,意思和内涵不一样。可见,同样的笔墨表象形式,看出自谁的手笔,其意义和价值就有差异了。这种现象,不是简单的艺术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艺术市场、审美心态、批评标准等复杂的社会问题,这是后话。

     评价的标准,随着审美心态而改变。审美,需要经验;而经验,可以积累,也随着年龄时间而改变,最终综合为审美效果。心态、心理,是综合的因素,难以“一言以蔽之”。标准,总带有主观性、个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厚此薄彼。我在上大学时,觉得齐白石的画有点俗,可能是当时觉得“齐派画风”好学,一学就像。到了读研究生和博士生时,已经能认识到齐白石的高明,尤其是笔墨技巧的高明,那应该说是站在整个美术史的角度来观察得出的结论。再到后来,我越来越感受到,认识齐白石是一种信念一样的过程,完全可以脱离和超越笔墨形式。由艺而人,是个复杂的过程,渐次攀升。我想这种感觉,会持续更长时间。齐白石难能可贵的是,他雅俗共赏,这是一般人很难实现的,在这一点上看,黄宾虹也不及齐白石。

     齐白石重视写生,基本功很扎实。中国画的写生,本来是创作的基础,却可以成为独立的画种存在,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写生与写实,有关联,也有差别。一般讲西画写实,人物画和风景画都如此,其实也未必。至于中国画,说是“写意”,其实问一问什么是写意?什么是“意”?什么是“意象”?也很难说清楚。“得意而忘言”,形式和语言,是传达意的,但又很难确切,总有隔膜之感;格外的充足的“意”,只能靠领会,领会多少,因人而异。还有,就是具象与抽象的关系。什么是“具象”?什么是“抽象”?都是相对的。写实、具象,摄影应该算得上,但再好的摄影也不是实物本身。最最写实的山水画,在纸面上存在的山水,在生活实际中哪里有那么矮的山呢?不能画出那么高的山,只能采取间接的办法,比如“山欲高,烟云锁其腰则高矣”:以空白作烟云,来衬托出山之高,就是抽象、象征、符号的方法。委曲求全,曲则直,是这个道理。中国画的黑、白、灰,三个色面,却足以惜墨如金,墨分七彩。总之,绘画艺术只能是相对的“具象”,基本都会归属于“抽象”。至于怎么抽象?抽什么象?有没有值得抽的象?则是一些可以引申下去的话题。

     有人说齐白石的画很“单薄”,我写过一篇《齐白石单薄么?》这个问号,说明判断齐白石单薄是有问题的,应该反问。单薄不单薄,怎么判断呢?认为单薄,那是因为读者相关知识的单薄与匮乏。判断缺乏标准,或者无视客观的公认的标准,就会偏颇。个性的标准,必须符合群体的习惯的普遍的标准,才有讨论的必要性。美,是以真为脚,以善为头的。心中有,眼中才会有。内心性格的本质东西,似乎起着自然而然的作用,不然的话,东西在眼前,也不会有所反映。“熟视无睹”,就是这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主观与客观,瞬间发生碰撞、相互作用。磁铁不能吸引金条,却能吸引铁钉,并不说明铁钉比金条优秀,也不说明磁铁不明智。人不是磁铁,判断人要比判断磁铁麻烦得多。对于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是这样,对于后来的读者和知音,更是这样。

      当代经济繁荣,齐白石的画价格很高,但比西方大师的价格还是偏低。画价高自然有造假的,真与假也没有绝对的尺度,实际的流通有时会说明一切。“耳鉴”是起步,“心鉴”是根本。当代画家的画,有的比齐白石还高,这也很合理。“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买的不仅仅是画,还是这个人。艺术市场,不仅仅遵循经济规律,还遵循社会的复杂关系。拍卖行和画廊的包装和炒作,应该视为一种新的宣传形式。职业艺术家也是一个需要运营的实体,品牌的打造需要相应的过程。人脉带动很多因素,事物的变数很多,也带有“艺术性”。相关的话题很多,容当后续。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崔自默书画作品在“北京瀚海2017秋季拍卖会”专场中创新高价位成交
 下一篇: [组图]"平方寸时代":崔自默微型山水画中国当代画坛新高
  相关文章
·崔自默书画作品在“北京瀚海2017秋季拍卖会”专场中创新高价位成交
·崔自默《新彩山水》作品亮相保利2016秋拍......
·崔自默书法作品《仁爱》在翰海拍得每平尺37万元
·崔自默博士微画山水《江上在目》6月1日亮相翰海春拍
·崔自默国画《法雨》在翰海2012秋拍以63万元人民币成交
·崔自默博士国画《善根福果》在"2012年爱心衣橱慈善晚会"以99万元拍出
·崔自默作品「紫砂:八仙壶」--2012伦敦残奥冠军壶
·崔自默博士连续3年在雅昌艺术网“当代国画价格指数”中排名首位
·崔自默博士国画《神游》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以74万元人民币成交
·翰海2012春拍上崔自默博士水墨山水《蓬莱宫阙》图以73万成交
·崔自默博士国画人物精品《神游》6月2日亮相北京保利春拍
· 崔自默以9836万元的总成交额首登
·崔自默名列雅昌网“2011当代国画艺术家价格指数排名”第一名
·崔自默《罗汉图》在保利秋拍以126.5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
· 崔自默水墨绢本作品《罗汉图》将在保利秋季拍卖
  图片推荐
《艺术沉思路》清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拍卖与收藏
推荐文章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崔自默画话《二十四节气》
·崔自默先生作品在北京瀚海2019春拍再创..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