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戊子遣兴 > 正文 站内搜索: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六)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9日 9:46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6174次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六)
 
崔自默
 

建奇:

你今天说的“货币蒸发”概念,是经济学上的,很值得品味。我是经济外行,就说说外行的理解。

银行,一定就是经济的内行么?可以思考。谁是内行呢?真理都是相对的,绝对的内行大概没有。事物都是变化的,真理的认识是阶段性的。

银行,作为经济机构,经济运营是其本分,赔钱也得关门。银行里可以有一定数目的零钱,也可以出现缺货的时候。或许有零钱,但职员没有兴趣跟你兑换,你也没有办法去调查或较真。较真损失的是时间,损伤的是和气,不产生任何效益。银行的规定中,有为民众换零钱的业务么?何况,业务不是义务,对吧?

你说的“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又不是水,投资到资本市场,怎么就会‘蒸发’了呢?”或许也是一己之见。原始的交易是实物交换,因为地方远近限制实在不方便,所以才使用替代物。古代的钱有多种替代物,成了变相的商品符号,不见得是等价之物。纸币,更是金钱的符号,一定不等价。上世纪初还有“等价货币”之说,所谓的“真金白银”,有其实物作对应和抵押,但不久,就彻底乱套了、错位了,分道扬镳、各行其是。这种不等价交换的模式之所以没有垮台,是因为群体交易有各自的“时间差”,银行业务有拆有补、有出有入,才会相安无事,整个流通起来。那些在银行玩股票和期货的,则似赌博,摸着脑门找感觉,看到的只是数字的红与绿。

既然是数字,是虚拟货币,它就可以变大变小,就可以缩水,所谓“蒸发”是也。这个“蒸发”,不是物理或化学的自然现象,而是概念。概念是名,不是实,所以不必以“实”解之。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只是概念。钱、货币、价值、价格、商品,都是概念,其他的比如学问、生活、生存、人民、政治、国家、民族、自由、民主、斗争、理想、革命等等,也都是概念。既然是概念,就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其中有合理的、有适度的,也有误解的、曲解的和不适度的。过犹不及,中庸不可能,有主观的有故意的,也有客观的有无意的。没有谁对谁错,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因为有买的才会有卖的。

你说的钱其实没有蒸发只是流动到了另一些人的腰包,也有其道理。贫富不均,是自然现象,正如人的个子有高有矮。我理解的“蒸发”,是货币流通的阻塞;它又是人心对货币的不信任所导致。

货币(currency),其意就是流通,如水一般。渠道畅通,就是经济高涨,参与者你追我赶,积极热身地投入游戏之中,哄抬物价,投资、印钞、加班加点、扩大生产规模、提前消费;如此,表现为经济发展,GDP数字上升,大家都在挣钱,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提高。这种经济模式,属于消费型模式,大家的生存方式也属于运动型生活节奏。忽然有一天,渠道上有一个地方堵塞了,于是类似交通的拥挤,忽然整条街都停了下来;假如重要的渠道环节比如立交桥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城市就可能瘫痪下来。经济体系如城市的交通体系,甚至电力体系,银行则大概类似立交桥和电站,它一出问题,后果就严重了。银行出问题,大概就源于“人心对货币的不信任”,如何算是“不信任”呢?比如说提前消费、公信危机、次贷危机,是因为没有了工资,又是因为企业不赢利,又是因为其他企业付不了款、没有了购买力,又可能因为从银行贷不了款,总之,各个环节很快一一堵塞,都不知道最初的故障首先发生在哪里。

譬如多米诺骨牌,一下子都倒下了,塌实了。大家冷静下来,停止了工作。倒闭,失业,倒也省了力气,不用消费也不用生产。经济危机,应该是好事,让大家可以休息一会。不过你相信,不久就又会有人跃跃欲试起来,重操旧业,把一枚枚骨牌树起来,摆放好,开始新一轮的游戏,并等待忽然的又一次倒下。

然而不论如何,不生产的人,就不会增加社会实物的商品量;那些光知道玩耍数字的行业,是社会经济危机的一大病根。广大百姓,当然也有责任,不甘寂寞地参与,有了欲望所以才被套牢。从现在开始,知道享受生活,以此契机来带动生活类商品实业的发展,也是大好事。不过,我不喜欢消费型经济,比如多养猪、多卖猪、多吃猪,就意味着多增加劳动、多消耗资源、多增长身上的肥肉。如果有人问,不如此多养多卖多吃,何以带动消费、拉动内需?我的方法是:提高各个环节的价格,减少各个环节的数量,大家节奏都慢点,生活悠闲点、自在点,地球也消停点,不好么?

如此看,货币数字的“蒸发”似乎又宛如街道上汽车流量的降低,只要排除拥堵,重新启动,会开始新的奔忙。

祝好。

崔自默2009-1-5 23:07

 

[附录]李建奇的来函

崔博士:

昨天您对狄更斯的“最坏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剖析得入木三分。

今天早上我出门去办事情,需要毛毛钱,去每个银行换都没有换上,实在让我纳闷,这是怎么啦?国家既然发行这种面值的票种,作为经营这种的国有专业机构的银行怎么不开展这种业务?不知道这是不是人民币的悲哀?

2008年全球大约50万亿美元的市值被蒸发。中国A股市值蒸发20万亿人民币,香港股市蒸发10万亿。我对“蒸发”一词,琢磨过很久。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又不是水,投资到资本市场,怎么就会“蒸发”了呢?

根据“物质不灭”的定律,所谓“蒸发”一定是变换一种方式,进入了少数人的腰包。有人统计,去年中国股民人均损失约8万元,也有38万元一说。毛主席说过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翻翻世界股市、中国股市的历史,就是一些人的腰包胜利了而另一些人的腰包掏光了的历史。可笑的是,某些上市公司、某些高管,还有那些大小券商、基金公司大把赚了钱,还告诉赔钱的投资者这些钱“蒸发”了?即使全世界所有投资人相信钱会“蒸发”,我也不相信。

退一万步说,倘若投资股市的钱那么容易就被蒸发,连个纸毛都看不见,投资者真的应该记住“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换一种投资方式。换一种玩法,也是换一种活法。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必受穷。”被人算计了呢,就穷上加穷。

新的一年里,大多数人在投资上会首选自己穿了、吃了、住了、玩了,而不会去节衣缩食买股票了。按照“物质不灭”的定律,炒股的钱少了,虚拟经济的虚火下来了,实体经济就得到实惠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中小投资者看明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就会积极投入到舍得给自己投资、为自己消费上来。由此观之,投资股市失败的坏事,也是一件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好事。“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博士怎么看2008年全球大约50万亿美元的市值被蒸发这件事情?

保重!

    建奇2009-1-5 11:06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 (1)
 下一篇: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五)
  相关文章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 (1)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2)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1)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李斌>>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十)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九)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八)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路航>>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田向东>>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七)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六)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五)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四)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许淑云>>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缪哲>>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随笔
戊子遣兴
乙酉日记
丙戌随笔
丁亥闲墨
己丑述怀
庚寅随笔
辛卯随笔
壬辰随笔
癸巳随笔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