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运动(人类思想史) 油画 2007年 崔自默作
《崔自默画外话》(2)思维运动——人类思想史
文/崔自默
这个名字也比较大,但是芥子纳须弥、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尽精微便可以致广大。何况,即便我自己解读它,也并不全面。
这幅作品是我偶尔创作的,是脑子里偶然的灵光闪现,我幸运把握住了它。
画面看上去是一堆颜色紊乱的字母与符号,其实就是大脑思维运动的状态。
这么构图,是遵照“天圆地方”。
如果把画面翻转过来,就是一个人的头部,只是,它的外形轮廓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无数点状的,这显示头部大脑的思维运动和模式是复杂的,并且正在向外进行不断扩张、发散、延伸。
外面黑色的空间,是宇宙。
大脑,是一个小宇宙。
宇宙空间,有无数的“黑洞”——那是未知的世界、领域与存在。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玄妙、未知,也是黑色。
所有奇妙的颜色,叠加在一起时,是黑色。
在黑色背景上,书写任何文字与符号,你都看不到、读不出来。——虽然你看不到、读不出来,但你不能否认,它们的确存在。
这就是客观的宇宙,也是主观的思维运动。
大脑与宇宙,存在着交流关系。
身处自然,人类知觉受到外部刺激,便发生反映,产生电信号,集合到头部大脑,形成符号、概念、文字等东西。这些“东西”,整体上看似混沌无规律,但局部细节则是确定的。它们正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变化、组合、衍生,发生新的变化——这个过程,就是“思维运动”。
思维运动的“规律”,类似游戏规则,有很多种完成形式。大脑不管以哪种形式游戏下去,都会得到一定的结论、结果。
那么这些“游戏规则”,是发现还是发明呢?它们科学么?
然而,宛如各个物种或民族的语言,不论它们究竟何如,却都能顺畅交流,自圆其说。
然而的确,我们按照“二进制”完成了计算机,按照“十进制”演算,最终使卫星上了天。
弧线边缘这个黑点,就是天上的卫星。再翻转回来,就是地上行走的人。
画面展现的这个半圆,是人类思想的“过去式”;若问人类的思维运动到底何时才能升华“圆满”,不知道。上面没有画出的那个半圆,在纸外,不可知。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