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书家小论
文/崔自默
著名学者、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傅雷先生曾发感慨:“越研究西方文化,越感到中国文化之美。”(《傅雷家书》)二十一岁即游学海外的傅雷,在巴黎卢佛宫钻研西洋画时开始体悟这一今天也足堪发人深思的结论,出自对西学深谙熟稔的他的口,很有说服力。想起许多西方的博物馆、美术馆,不能不令人怅然,因为,在它们里面摆放着不少中国的古代文物精品,其中,书法是一大项。曾有一位朋友在谈及敦煌书法时发有“高论”说,这些东西存放在外国,正经是替咱保护、替咱宣传,是文物之大幸;不然的话,在经十年浩劫时,早已灰飞烟灭了,今天谁也别想再看到。此言虽带牢骚味,然亦颇有古代滑稽家的幽默,可谓“谈言微中”。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民族艺术精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任。只有强烈的民族性,才有不朽的世界性。中国书法,可谓世界艺术之奇葩,绝无仅有。中国文化难解,中国书法的笔墨、线条,更是玄奥。中国的方块字,在西方人眼里始终是神秘的。这是劣势,但同时也是好事;惟其难解、无知,才有对话的必要,才有交流的可能。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开拓和发挥的广阔的疆域。预言家断言,下个世纪是东方腾飞的时代,那么,也是东方文化一展魅力的黄金季节。
书法,作为一种普通而又高尚的文化形式,它是一种绝佳的对话载体和交流纽带。由日本、韩国、新加坡而美国、法国、德国等等,迄今为止的近二十年来,书法活动逐步取得并扩大着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经济是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而文化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国势殷实强盛了,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那些远在异乡的国宝才可能回归家园。
海外书家,作为个体其力量虽然有限,但众擎易举、积沙成塔,无数个体的热情、爱恋、情谊和奉献,终能汇成巍峨屹立的巨人。饶宗颐、梁披云、潘受、王方宇、顾毓秀、熊秉明......我们可以这样举出一大串熟悉的名字,此外,还有很多书法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国外的书法学术团体和创作队伍日益壮大,与国内书法同道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深入,这无疑对推动对外开放政策、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展望未来,诸君齐努力,书法一艺,其功曷大焉。
1999年9月16日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