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镜报》“密龛谈艺”之一再谈艺术品价格与价值及其他 
  
文/崔自默 
  
4.255亿,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2011年嘉德春拍创造的价格新高度。这价格不仅刷新了齐白石个人成交纪录,也刷新了2010年翰海秋拍的徐悲鸿《巴人汲水图》1.71亿元的成交价,创下全球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 
“为什么会这么贵?值么?” 
“据说这幅画意义特别,是齐白石当年给蒋介石60大寿特别画的,尺幅也大,内容寓意也好啊。” 
“那也不值啊?!” 
“买家掏的钱如果是真的,那就值了。” 
“反正我觉得不值!” 
“别急,又没有人逼着让你买。等你将来有了钱,你举牌子最后拿下,价格你说了算。现在光说没用!” 
“还听有人分析说是赝品,里面有硬伤:对联是后配的,齐白石题款日期也有问题。” 
“晚了,既成事实了。新闻联播都上了。现在你就是谁再说假也没用了。很多天价的艺术品,只要成交,就是历史了。”  
“据说2005年买主只花了2000万。” 
“那时2000万也不是小数啊!” 
“再者说,经济发展了,有实力的买家多了,就涨价了;假如有钱人不喜欢画,去干别的,就难说了。” 
现在房地产等项目受限制,所以艺术品市场就火爆了。 
据统计数字,齐白石艺术品在全球的成交总额仅次于毕加索。因为齐白石作品总的数量大,所以总成交额就大。今天这幅天价的齐白石还属于例外,其实,在全球而言,齐白石作品的单幅平均价格还不算高。 
“那为什么?” 
“一是主要如刚才说的,齐白石作品数量大;二是像今天这样有绝对实力的买家还不算多,都那么贵还了得?社会资金流量是有数的,不可能全买艺术品,更不可能全买齐白石。”   
近日,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在保利春拍4.025亿元成交,当代吴冠中《狮子林》以1.15亿元成交。 
“难道王蒙还不如齐白石?” 
还有,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卖了1.15亿,该琴曾在嘉德2003年秋拍中891万元创当时古琴拍卖世界纪录。 
“难道吴冠中的一张画能跟唐代古琴相比?” 
“文化和艺术价值当然不能相比,不是一类东西。但是,市场价格可以相比啊。” 
“价值不是决定价格么?” 
“不对,我总结艺术品市场规律应该是:‘价格决定价值’。” 
艺术品是特殊商品,它的价格由买主定。花多少钱卖它,它就值多少钱。不同的拍卖行,不同的时间、买主,价格就不一样。 
巴菲特有一个经典的投资理念就是:要投资有定价权的公司。从品牌交易逻辑看,做品牌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交易的优先权或定价权。 
品牌拍卖公司,有相当的“定价权”。它们平常会做事,讲究服务,注意培养、运营和维系、发展、组织人脉关系,有了好的资源,到时候就容易卖出好价钱。 
“什么叫好资源?” 
“好资源是人。事在人为。集体市场是模糊的,但个人收藏家则是具体的。钱在人的口袋里,掏不掏听他自己的大脑。挖掘资源,就是把握人。” 
 怎么把握人?人是社会的,社会因素很复杂。一个人都很复杂,不易把握,何况整体的大社会市场。不能只看眼前一时一事,其背后连锁的事物很多。外行只能看热闹。理论也只是理论。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