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味若淡 其光长明
——读赵海明篆刻与书法
文/崔自默
摆在我眼前的这部书稿,极为独特,虽然还是璞玉毛坯,但已散发出古朴幽雅的气味。我希望尽快看到它的成型付梓,摆在书案,随时翻阅、享受、思索。
这部书就是赵海明书法与篆刻合璧的新著,内容则选的是洪应明《菜根谭》中的句子。抚之,皆在乎警戒世人,为素为朴,知足少欲,其道明明,其善明明。
认识海明先生十年了,虽然不怎么见面,但有事总会直截了当,效率颇高。记得1996年在他主事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准备出版我的《章草》一书时,在星期天,我们一起到南城外很远的印刷场去校改菲林片,他很负责、仔细,真是难能可贵。他本身是书法家、篆刻家,在北京图书馆善本室工作期间,就已经很有名气和影响,因得以亲手触摸大量珍惜的藏品,所以眼界自是宽敞,胸襟自是豁达,格调自是高超。
也许由于工作的忙碌,海明先生一向低调,只是把精力用在了读书上,用在了自己作品的内涵与意蕴上。除了参加一些大型的书法界活动外,他把主要时间用在了组织出版重点图书上,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可谓经典,里面有他不少的汗水。他与很多学者名家有交情,都招呼来参与,众擎易举,也正可以切磋学问,其乐融融。
海明先生出版过多部关于篆刻类的图书,比如《印章边款艺术》、《篆刻蒙求》等等,均有很多启蒙价值和意义。我想,他能在业余搞出那么多成果,一定是乐此不疲的因由;如果不是对艺术的倾情真爱,单凭一时名利之想,是难以为继的。孔夫子讲“吾道一以贯之”,海明的这种“游于艺”,已然是他的一种不能摆脱的存在方式,是他精神生活的需求,于是,表现出这种执着、敬诚、恒常,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自然而然,几乎可以说是“道”的全部内容,见之于生活,也见之于艺术。我看海明的这一百件作品,可谓用心具体,软硬兼施、见微知著。他的书法,真、行、草、隶、篆俱佳,用笔沉着痛快,用墨则讲究大小与轻重、节奏的对比,与他的篆刻相映成趣,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的篆刻,有构图和构成意识,篆法、刀法也在变化中谋求有序与象征、符号,可以看到,他在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贤之外,别开户牖,领新风气。
“子谦”,是海明的字号,“清水轩”、“静堂”是他的室名,是皆透露出一种消息,就是他亲近易道,不法常可而法本似无。应明所谓“动中静乃性天之真境”,海明用书法与篆刻参悟之、印证之,实践之、实现之。
世间最大的学问,莫过于乐道日常、知行合一,愿与海明先生共勉。
丙戌立冬于祝语堂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