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辉
文/崔自默
任何事情的进展,可大可小,变易多端;但“事在人为”,总是需要具体的人去承担与完成。生活如此,艺术也如此。古人论艺所谓“设非其人,虽工不贵”,即说明画品如人品、艺因人重的道理。艺术不是独立的存在,没有人的因素,就没有艺术。我欣赏并推崇唐辉的画作,就是在这种社会意义上而言的。
我和唐辉认识多年,虽然不常见面,但偶尔遇到,总有可谈论的话题。唐辉办事具体而认真,虽然忙于诸多环节的事务,但他能安排清楚,没有彻底影响到自己的绘画道路。左右逢源的技巧,《庄子》以庖丁解牛的寓言来阐发,是在“养生主”一篇中来申述一种生存的法则和技巧;游刃有余,技进乎道,这无疑也正是艺术高明境界的写照,所以历来为人倾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传统文人的抱负和责任所系。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作为艺术家是幸福的,可以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可以徜徉于属于自己的绚烂世界里。只是还应该看到的是,概凡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必当拥有一种社会情怀与人文观照——如此心态与举动,不但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艺术行为,还因为深入地贴近了真实的社会,便体会到了丰富的经验,因而联类感发,气象无穷,继而融注到自己的作品上。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文章大艺术需要大胸襟大气度大挫折大经验的熔铸,不是可以依靠一点单纯的笔墨游戏可以解决的。
唐辉举办过很多艺术活动,把一些志同道合之士组合起来,这种艺术门类的社会实践,其意义有春风化雨之功。如何使当代艺术更好地成为社会发展中有益的组成部分,成为文化产业的一大重要内容,需要很多扎实的工作。荣宝斋作为艺术市场的一大品牌,《荣宝斋》杂志和荣宝斋画院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可以整合艺术人才与外围资源,为艺术市场的规范与繁荣做贡献,唐辉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效有益的尝试。尤其是画院教学的注重,把传统的经典与现代的手法结合,推动了创作的交流与发展。也正是在这些环节中,作为主事者唐辉得以高屋建瓴,来体会自己的艺术理想、艺术选择与艺术风格。
走出迷宫,是每一个艺术家必须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唐辉也不例外,相对一般画家而言,他因为熟稔了当代文化产业与艺术市场的一些规律,便可以更好的把握与管理属于自己的艺术田地。宏观上关注艺术动态、艺术思潮,与微观上探索自己的笔墨符号,是可以相得益彰的,我从唐辉近年画面的变化足迹之间,可以揣摩到其中的消息。他接触面广,转益多方,题材也包括了山水、花鸟与人物,而最终需要的,却在视觉的真正层面,是把心与象深入融通后的完美表达。步步为营,敢于放弃,唐辉在人物画颇有影响之后,转向山水创作,自是他遗形趋道的艺术追求,笔墨不是可以轻易满足他的审美度量的;大容量的器物,什么都可以装的下。当然,他的山水线划中,一勾一勒,还可以发现他人物画的情趣要求,但已是升华了的东西,可以窥见肉中之骨,更多韵致,那大概不是黄宾虹或者赖少其的想法,那只属于唐辉自己。不管南宗与北派,在苍厚与浑茫中,添加更多的神趣,使山水有更多的人味,善哉!大师之“大”,在于视野的宽阔、思维的深邃、境界的崇高,无一不是因人而立的。
品牌,就是坚持下去,于是在那里面,有了艺术风格与生存路途的双重快慰。愿与唐辉兄共勉。
唐辉:1965年出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到荣宝斋出版社工作。现为《荣宝斋》杂志主编,荣宝斋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艺委会学术秘书等职务。先后出版编辑《荣宝斋画谱·近现代部分》、《荣宝斋画谱·古代部分》及各种画册一百余种,2000年初主编《荣宝斋》杂志。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各个收藏单位收藏并多次出版。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