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各奔前程》
文/崔自默
以大学校园为题材的小说,我看过不少,但王慧敏的新著《各奔前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绝不是一段简单的校园故事,而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忧思录,它启示了什么是社会和历史,什么是生活和人性。
小说开门见山——“郑掖教授考试作弊被当场抓获”---这颇可亮人耳目。“学风严谨为人称道”的郑教授本人出来解释了,他“猛拍桌子说这样的考试实在是荒唐之极”,并“指责学校的形式主义走到了极端”。这样的“牢骚”,读者可怎样对待才好?正巧,一位副校长来回答:先是“很尴尬”,旋即“当场愠怒地说:‘你埋怨学校,学校又埋怨谁?其实,鬼原意走这样的形式!可是不这样,你能通过验收?你能进入‘R工程’?你能为学校挣来50万?……’”够了,这接连的几个反问“你能”,我相信足以使郑教授哑口“屋檐”。拈此开篇,读者或能略有领悟了。
作者行文幽默隽美,但绝不是在调侃众生,枝蔓情节,相反,他是在诉说一个个虽云虚构然则真实的故事;内外契合,这样的写作态度和手法,确是平常作者所弗能为的。的确,我们随时可以在身边发现一些事物,它们似本荒唐,却又煞有介事,表面不合理,却真就活生生地存在着。不得不如此---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谁也难以驾驭。作者正用一种冷静、缜密而又轻松的笔调,把这一切不紧不慢地描摹出来。
风景秀丽的校园,不过是故事的一个结点。院墙内的儒林,正经受时下劲风的拂荡。郑掖、程肖庄和胥颢三个教授,分别号称学问派、潮流派和博采派;学如其人,这哪里是什么治学方法严谨与否的问题?他们径直择取了属于自己的活法。欲达目的,便可不择手段,那么,学问、文凭、职称,其价值几何?!
再看这十余名研究生,今天从不同的角落聚拢在一起,却各自牵挂着一段迷离的往事,很快,他们又面临了入党、实习、分配的重大问题;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那般差异,因之所获前途也那般悬殊。他们的感情纠葛,源动力是人性,大舞台是生活。正直好学又带点木讷的季岩冰,到底没找到单位;工于心计而极其自私的邱锐,终于如愿以偿;玩事不恭而底气脆弱的窦争,以被开除收场。等等这些,是那么的奇幻而复杂,让你笑而又哭,最后冷静,留下的,或许不只是数声轻叹吧。
《各奔前程》的分量和重心,乃是以宏阔的社会为背景、为底色、为反映,读者倘能不拘泥细节而循历史线索加以琢磨,可谓得之矣。
1999年11月27日
(王慧敏著《各奔前程》,民族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定价29.80元)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