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芳楼,又名信芳庐,是中国当代学者艺术家崔自默博士的画室名号之一。“信芳”二字,典出屈原《离骚》,原句为:“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000年始,崔自默在南开大学随范曾教授读博士。有一天,在范先生书房谈论文人雅士的别号和斋室名。范曾先生室名“抱冲斋”,典出《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先生别号“十翼”,则出自《易经》,当年由乃师文怀沙先生所命。一时兴味盎然,崔博士即向范先生请题斋号。范先生问:“你喜欢儒、释、道哪一家?或者特别的《庄子》、《离骚》?”崔博士说:“先生您最喜欢《离骚》,那就从中选词吧。”于是,范先生顺口吟出“苟余情其信芳”之句,并高声道:“好!你的斋号就叫‘信芳庐’!”
崔自默善画荷花,“信芳”二字或为个中一因缘吧。在画荷专集《自默画荷》一书中,文怀沙翁为崔自默题签,并同时书写了上述《离骚》中句。司马迁《史记》赞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宋大儒周敦颐《爱莲说》称荷莲为“花之君子”,赞之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范曾教授在为崔自默博士论文《为道日损》一著所作的序言中,称崔自默为“一朵不染之莲”。“淡于酬酢贪于学;迹在丹青悟在诗”——范曾先生又曾作是联赠崔自默。气洁信芳、香远被清,博学强志、艺术辉光,内中消息不言而喻。
“道文期一贯;精博欲兼之。”——国学泰斗文怀沙先生曾书此联赠崔自默。对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研究的崔自默博士,提出“诚虚净”儒、道、释三心合一思想。针对国学的现代化,崔博士主张“有用的文化”,并努力寻求把传统文化艺术创意化的新思路。有着工、理、文交叉学科知识的崔自默,理论联系实际,多年来致力于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提出品牌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产业思路。
位处中国北京传统文化名街国子监,信芳楼是一个尝试和窗口。这里,有崔自默艺术创作和复制品、图书的展示,以及崔自默设计的手工造纸、诚虚净茶、水、香等。这里,是传统文化交流和艺术欣赏的场所。“学而时习之”——期待同道的光临。
总共1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