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诗歌 > 正文 站内搜索:
《佛说八大人觉经》梳解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7日 11:23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4257次

 

《佛说八大人觉经》梳解


文/祝语居士

[原文]
《佛说八大人觉经》/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释义]
(1)佛说本经,有其因缘。佛陀住在祇园精舍时,一天在法会上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问佛陀道:“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我们知道的。但是,在家学道的信徒很多,出家而接近社会做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进入涅槃,恳求佛陀开示。”佛陀欢喜答道:“阿那律,你所说的很实在,你所问的是学做菩萨(大人)的问题,现在我为你说八大人觉,可以昼夜至心诵念。”这就是佛陀讲说本经的因缘。
一切佛经经题均有“佛说”二字,即一切佛经均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此经当然也不例外。一般佛学经典都有“如是我闻”,惟本经没有,因为本经不是佛陀一次所说,而是一些片断,所以经前序分没有“如是我闻”,经后流通分也没有“信受奉行”。
佛教要具体分为入世的与出世的,才具体而微。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佛教里,人生佛教与在家佛教,有其重要地位。
很多大德都认为本经是最适合在家信众受持的经典,所谓“人生佛教”、“在家佛教”,究竟如何实际建立?一定要提出圣言量以作依据,本经即是一本宝典,虽然经文只有短短数百字,但其价值却非同寻常。
(2)“大人”一词不是日常“小人”“大人”之意,也不是官位,而是指进入佛门发心学道者、广度众生大事业者,意即“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简称,译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菩萨之所以和人联系在一起,是象征真实的人生,无限的热情、无量的悲愿,能自利利他的活菩萨。世上只要多一个人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就多一个活菩萨。菩萨也分为很多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阶位。
(3)“觉”,是佛学佛教的心要。佛教,就是使众生觉悟之教之学。觉的反面是迷。“经”,“径”也,是了脱生死,求得自在安乐的道路。
(4)“后汉”指光武中兴的后汉;“安息国”即现在的波斯。“沙门”通指学道之人,又言“勤息”,意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之意。“安世高”是彼时翻译本经的译者,亦名安清,本为安息国王子,继位以后,终日劳烦,极不自由,同时感到富贵荣华之不实,于是让王位给他叔叔后,披着袈裟出家而去。法师生有语言天才,通晓三十余国的语言,尤精汉文,博览群经,而且能听懂鸟兽之语,一生神异事迹甚多。在汉桓帝时,他从安息国来到洛阳,翻译经典有一百余部,流传至今的大概只有三十多部。法师所译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不华不野,被誉为诸师之冠,可见他在翻译史上的地位。
(5)“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是序文宣讲,作为讲经的开场缘起。东晋时道安法师把每部佛经都分作三分,所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正如头、如身、如脚,这种分判被赞为“弥天高判,今古同遵”,可见其高明。在佛教寺院中,大都以《楞严咒》、《弥陀经》作为早晚必修功课,照本经序分来看,要推行人生佛教,改变素质,以《八大人觉经》作早晚课诵,也确实妥当。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不管出家在家,只要发心皈依三宝,依教而行,皆名“佛弟子”。佛弟子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这七众弟子都应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经》,尤其在家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更合适。
(6)“第一觉悟”是佛教的世界观和世间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无常观”;“四大苦空”说“苦空观”;“五阴无我”说“无我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说“不净观”。“世间”在佛教里是宇宙和人生的统名,宇宙国土叫“器世间”,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有情世间”。“无常”揭示出世间的所谓真实一切,都如梦幻泡影,镜里花、水中月。不安曰“危”,不实曰“脆”,人力怎与大自然天力相比?
“四大苦空”是佛教对世界本质上的理解。“四大”即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各自性有不同,来组成世间万物,聚生散亡。人因为肉身的存在,才会有所谓的“苦”。认识了“苦”,才会寻求解脱,追求快乐。苦,是学道的增上缘。烦恼为菩提。人生之苦,是入道的方便法门。
“五阴”是“五蕴”,也“我”的代名词。“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我”是物质和精神的和合体。物质是“色”,是变碍的意思。精神即受、想、行、识:受是接受;想是取象;行是造作;识是了解。“五阴无我”,就是我身不过也是假因缘暂时的和合,不会常住,所以我要“无我”。“我”是个概念,究竟本题是什么?为什么说“五阴无我”?因为“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变迁变异,伪而不真,不能自由,不能自在。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因为有自私之心,有我、执着、妄想,“我”被放大,没有了是非,世界难以安宁。《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恶源”,境由心造,心外无物。善恶之行,全在心智的一念之间。身死了,心也就灭了,所以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7)“第二觉知”:《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悟是佛教的世界观,第二觉悟到第七觉悟则是说佛教的人生观。佛教所包含的道理很广泛,时间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空间包括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世界;有情包括佛、菩萨、天、人等的十法界众生,但还是以人生问题为主。人生问题会包括很多物质和精神的欲望,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死问题。无穷的劳苦,大都是由贪欲引起。财、名、色等等,都是痛苦的渊源。欲虽然也包括求知欲,但实际上,包括所谓的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究竟是无尽头的。假如能做到“少欲”,即知足,苦就少了,身心也就自然自在了。
苏东坡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值得思考。“人到无求品自高”,大概只有死到临头才明白。既然如此,是坚决苦修还是及时行乐呢?佛陀成道后,觉悟出修道者要知行辨证,要远离苦行(禁欲)与乐行(纵欲)这二极端,遵行中道,这则与中国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8)“第三觉知”指出多欲为罪恶的根本,乃是教育人要常念知足,安贫守道,这本即是智慧。
有一首《不知足歌》,很贴切:“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支虚;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大厦千间,夜眠几尺?积资巨万,日食几何?” 人心没有厌足,还会做出种种非法的经营与勾当来,被辱被诛。想着占有,却被占有,岂不悲哀。
(9)“第四觉知”指出精进为降魔的根本。世间事业必须有大雄、大力、大无畏的精神才可完成。人都容易“懈怠”,尤其是无人管理的时候,所以儒家讲慎独。“懈怠”也不是“知足”的表现,而是一种消极。所谓“精进”,是日日新,旨意是善心令增长、恶念令速断,时刻提醒自己,以免堕魔界。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都需要勤行精进。
纯而不杂曰精,前而不退曰进,精进的目的是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佛经里说,“精进”有十种利益:为他力折伏;获得诸佛摄受;人天等众敬仰;听闻正法不忘;未知者能求知;增长无碍辩才;得进住于禅定;少病少恼少患;饮食容易消化;如优昙花开放。
佛法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为了对治八万四千烦恼。把很多烦恼归纳起来,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的六种根本烦恼。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悲对治瞋恚,以智慧对治愚痴,以无我对治骄慢,以正信对治疑惑,以正见对治恶见。除了这六种根本烦恼以外,还有二十种随烦恼。“根本烦恼”,如同树根一样,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二十种随烦恼中,又分小随烦恼十种,中随烦恼两种,大随烦恼八种。“十种小随烦恼”就是:忿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谄曲、傲慢、迫害、嫉妒、自私。“中随烦恼两种”就是: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种”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烦恼破了,还要降魔。“魔”,即断失众生慧命之因,那些障碍、扰乱、破坏、诱惑乃至夺命的原因都叫“魔”。
(10)“第五觉悟”讲智慧为化愚的根本。读书以明理,通达世间的科学、哲学、文学等学问,目的都是对宇宙人生有所认知。世间的知识是“有漏学”,佛法是“无漏学”。世间的知识利害参半,比如科学,也是一方面造福人类,一方面危害人类。佛学是平等法,是追求绝对的有益而无害。佛学知识是般若智慧,了却愚痴无明。人因为觉得自己有智慧,“我执”或“法执”,沦落于所谓的“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等“见取见”,痛苦不堪。
“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有了信心,便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便知行合一,定心相应、行解相应。“法门无量誓愿学”,乃可广学多闻,增长智慧,目的不光是自己解脱,而是成就辩才,教化众生。
辩才又分四种:法无碍辩才、义无碍辩才、辞无碍辩才、乐说无碍辩才。教化众生的目的,是给一切众生大的安乐、实惠。所谓“悉以大乐”,乃是指能令众生远离愚痴生死,出三界苦,证究竟大乐。《高僧传•唱道篇•论》曰:“夫唱导所贵,其事四焉:谓声、辩、才、博。非声则无以警众,非辩则无以适时,非才则言无可采,非博则语无依据。”
“辩才”不是辩论,不是世智辩聪,用以巧辩折伏对方,而是从闻思修智慧中所陶冶出来的无碍智慧。有时候话讲多了,非但无益,反而生厌。《维摩经》载,维摩居士示现疾病,很多菩萨和罗汉都来探病,他们在病榻前讨论起不二法门的问题。什么是“不二法门”?三十一位菩萨对不二法门都表示过意见以后,维摩就问文殊菩萨道:“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回答道:“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回答后,再反问维摩居士道:“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以无言而言,这是多么无碍的辩才!于是文殊菩萨赞叹道:“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大般若经》载,善说空义的尊者须菩提山林宴坐,天空散花朵朵,须菩提问:“何人散花?”答:“尊者!我是天帝释,因你善说般若空理,我特来散花供养。”又问:“我默然宴坐,本无有说。”又答:“你既无说,我亦无闻。”又问“那你为什么要散花呢?”又答:“无闻无说,是名真说真闻。”可见,无言而言,这才是真正的辩才!
(11)“第六觉知”讲布施是度人的根本。佛教对世间贫富有独到的看法,即贫和富自有定数,有其因缘、因果,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佛遗教经》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可见,知足之人就是第一等富人。《萨遮尼犍子经》说:“贪人多积聚,得不生厌足。无明颠倒心,常念侵损他。现在多怨憎,舍身堕恶道。是故有智者,应当念知足。”知足,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大庄严经论》有述,有一位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居士),生活困窘,被人讥为最贫穷的人,但他却坚守知足德行,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他常口诵一首偈语:“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民间有俗谚说:“勿羡他人富,勿悲自己穷。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论语》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论贫富,不但告诉人应该安贫乐道,还指出正确对待和处理的辨证方法。
老子《道德经》说:“知足者富”;“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不知足,即便左右逢源,有德有福,早晚会有不慎之瞬间,招来怨恨祸患。自然天道,是有平衡力的,如潮起潮落,明白此理,就应该知足。得失相兼,福祸相依。有钱人心变坏,为富不仁,瞬间做恶,会变为贫穷。贫穷的人,心态平衡,安贫乐道,也等于富足。“安”贫不易,“安”是安心、放心,处之泰然,也因此而获得身心安乐,平安是福。假如怨天尤人,有违仁义道德,也会造下种种恶业,结下种种恶缘。“多怨”者上怨天、下怨世间,内怨眷属、外怨师友,如此会恶性循环。《诗经》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吉人自有天相,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没有道德修养,先不说没有福报,即便忽然暴富,也会徒生祸端。
诸佛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由于累生累劫修习布施而得来的。大乘行者修学六度万行,布施是第一波罗蜜。菩提心、慈悲心,都从布施行动上培养而来。“善财难舍”,富人有钱有条件布施,穷人没钱也可以布施,因为布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金钱物质,更可以是善心、善意、善言、善行。经里说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是助以钱物食品;“法布施”是说以知识、教化他人;“无畏布施”则是维护正义法理,劝善惩恶。佛法里的布施还要做到“三轮体空”,即:没有能布施的我、没有受布施的人、没有所布施的物。其意是说,行布施要不着意,做功德要不觉得有功德。“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无心功德也许功德会更圆满,终日牵挂或许徒劳无益。
布施给亲爱之人容易,布施给所怨恨之人就太难了。菩萨布施“等念怨亲”,是持平等法,只要需要,便平等布施。“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大概只有菩萨能做到。其实,这种“等念怨亲”的观念,是一种大善知识。修行之人,不能有隔宿之仇。“宁愿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人对不起我,却原谅他,给他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感化恶人,更是度众生;反之,以恶制恶,恶性循环,变本加厉。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指出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小人借机害人,害人终又害己。进一步说,“以逆境为园林,以群魔为法侣”,把恶人看作大善知识、大因缘,心存慈悲、感激,就会生出非凡的大成就来。
(12)“第七觉悟”阐明持戒为节欲的根本。“五欲”,世间说是财、色、名、食、睡,佛法里讲色、声、香、味、触为五欲。在第二觉悟里指出过“多欲为苦”,说明多欲为生死的根本,并提出对治多欲的方法是少欲无为。在这里,再次强调“五欲过患”,并提出以持戒梵行来对治“五欲”。佛教的“戒”学,是一大智慧。愚钝之人以贪图五欲为快乐,但觉悟者明白,五欲生过失,甚至生死祸患。在人间虽然不能完全否认“五欲”之乐,但迷惑陶醉,沦为奴隶。“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名缰利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出头的椽子先烂”,“色是刮骨的钢刀”,等等这些话语,都是揭露“五欲”之过之患。知道这些之后,“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染”是浸泡,是过度沉浸。身处凡俗世间,却不为“五欲”所染,毕竟不易,这也就是第四觉知所讲“懈怠堕落”并提倡“常行精进”的原因之一。
要制“五欲”,可以修道,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在家;一是出家。在家佛弟,要奉持“五戒”:不乱杀而仁慈;不乱取而重义;不邪淫而有礼;不乱说而诚信;不饮酒而智清。“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而然。
“三衣”、“瓦钵”、“法器”是出家僧众的法物。“三衣”就是所谓袈裟,有僧伽黎(大衣)、郁多罗僧(七衣)、安陀会(五衣)等三种分别。“瓦钵”,即盛饭乞食之物,梵语钵多罗,汉语应量器,有礼、色、量三者相应之义。“法器”,帮助修道之用物,如法鼓、法螺、法灯、法幢,乃至鱼、磬、钟鼓、铛铪、铙钹等。出家之人思想要永不懈怠,“常念”、“不忘”,时时脱离五欲的束缚,“守道清白”,保持人性品格的纯洁。唐太宗李世民说:“出家者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即便出家,也有四种不同:心身俱出家、心出家身在家、心不出家身出家、心身俱不出家。假如不能做一个纯正的弘法利生的出家比丘,还不如做一个在家护法的居士。在家修道也一样,像维摩诘长者、胜鬘夫人都是在家菩萨,就是文殊、普贤也是以在家菩萨的样子教化众生的,现出家比丘相的菩萨中惟有地藏菩萨。菩萨不是在家或不出家的分别,而是以发心修道来衡量品位。不管在家出家,都要“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梵行”即清净的修行。离过离欲,就是梵行。“慈悲”即给众生快乐,拔其痛苦。
(13)“第八觉知”指出大乘心是普济的法门。上面第一觉说明佛教的世界观,从第二至第七觉说明佛教人生观,最后这第八觉则是本经宗要,阐明大乘心乃是普济一切的根基。佛教分大乘与小乘:大乘指菩萨,小乘指声闻与缘觉。《法华经》中喻:“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不能载物;“缘觉”自度兼度亲属,好比鹿车能载少物;“菩萨”自度复能普渡众生,好比大白牛车,能载种种货物。大乘心里面包括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太虚大师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发大乘心者,一定要同时有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
苦空、无常、无我、不净,除五欲、戒多求,都是小乘出世的思想,而大乘普济的大悲心。能正确认识世间事物,先改善自己的生活和身心状态,然后,就要准备普渡众生。“生死炽然,苦恼无量”,从小乘理论入门,对世间虚幻不实的名闻利养能看破、放下,便可随缘、自在地“发大乘心,普济一切”,开始大事业。《华严经》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大乘心”包括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菩提心就是愿心,有愿心才有成就。世间多一个人发菩提心,就多一粒大善种子。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发大悲心,就是发下化众生之心,即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把别人的苦难当做自己的苦难。“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就是大乘的大悲心。发方便心,就是发方便行四摄法之心。菩萨行四摄法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众生根性不同,要有所解救必须广行方便之法。佛陀观机逗教,开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方便法门,最终目的是“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大乘心”毕竟难发,所以要求不畏难。《金刚经》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能离此“四相”,有了人我无异的精神准备,才可能有所进展。
生死轮回之间,众生被无常劫火炽烈燃烧,身心遭遇无量无边的苦痛。生老病死之苦固然难免,心里还有贪瞋痴之苦,如何把这些苦降到最低限度,直至脱苦,是佛学的宗旨。——这与其说是宗教的学说,不如说是哲学的方法。人生是苦,那就要研究苦的根源,然后拔除其根源。所以可以说,发大乘心、度一切苦厄,是一种大善知识,具有普世的价值。自度而度他,自己觉悟、明理,然后从我做起,自我表率,带动他人,社会和谐幸福。“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种人生态度,也不仅仅是佛学所提倡的,儒家也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更无私的高要求。
(14)此经最后一段,是为总结。经文由序分到正宗分再到流通分,逐层深化、拆解、分析。经中所讲,已然包括了菩萨必修行门“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密不可分,精神贯通。智慧为一切诸佛母。“五度为足,智慧为目”。六波罗蜜中,布施、忍辱等是世间亦有的善行,布施也分不同目的;没有智慧就不能照见三轮体空,只能算作世间有为的善行,而不能说是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波罗蜜。经里之所以强调,“精进行道,慈悲修慧”,是因为脱离智慧则一切佛法都成了世间法。有了智慧,再能精进、行道、慈悲,则可“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了。“涅槃”不是死的意思,而是了脱烦恼、寂静平和、功德圆满、万法庄严。涅槃和生死相对,生死是此岸,不生不死的涅槃是彼岸。涅槃是让人向往的理想境界。涅槃境界也不是用以逃避现实的,菩萨能涅槃后,还要“复还生死,度脱众生”。慈航法师遗偈说:“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菩萨的究竟涅槃,是大乘。
“修心圣道”指“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定”即六波罗蜜中的禅定波罗蜜。至于“忍辱”,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可见知足与忍辱即是安乐法门,经文里所言“安贫守道”、“摧伏四魔”、“不憎恶人”、“不染世乐”、“受无量苦”,其实是间接地讲忍辱和禅定。一般人都只注意眼、耳、鼻、舌、身的享受,却忘记了“心”享受,即“修心”。“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心是业源,也是因果不断的关系链。《佛遗教经》说:“宜其端心,质直为本。”《维摩经》也说:“直心是道场。”直,就是真,通透,是善和美的基础。一个人能把心净化好了,便能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转心识为智慧。如此贯彻坚持下去,便可以修养到平日的习惯,改变生活习性,继而转化整个命运。

 

 



总共1页  1  
 上一篇: 信芳楼简介
 下一篇: 《心经》梳解
  相关文章
·信芳楼简介
·《佛说八大人觉经》梳解
·《心经》梳解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之“药师佛十二大愿”
· 《信芳楼诗賸》
·朱耷作品考释与释文
·继往开来话科技
·关于文化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古今诗词名句荟萃
·美术常识
·用数字冠名的文艺大家
·林散之书法集自序
·《流行书风档案》(暂定名)
·资料卡片1
·分析评议阶段的个人总结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诗歌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