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博客态度
崔自默
我曾写过两篇关于“博客态度”的文字,意思是说既然要开博客,把自己的文字张贴到公共场所,就要明白可能引来莫名其妙的攻击甚或漫骂,所以,时常提醒自己应该持有一种坦然的心态,而且,别太认真在意,别没事总摆弄它。——后来我意识到,这种提醒,大概主要是针对名人明星而立论的,对于普通人而言,我的提醒是完全多余的;因为他们更多的需要承受的是寂寞,而不是热闹与喧嚣,很少有人会主动地有意识地来反复光顾,即便他们比起那些名人明星的东西来要优秀的多。
博客真是好东西,给很多人提供免费的宣传场地,言论自由;也给很多人以无限的发展空间、无限的可能性,憧憬吧努力吧,前景广阔。很少有人开博客只是为了给自己看的,自言自语毕竟不是信息时代的常人之为。既然开了博客,要表现自己、自我,为了有作用、有影响,分头在好几个网站开博客,普遍联系群众,只要有时间就到处留言;别人来踩了脚印,就要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为了提高效率,同时打开无数扇博客之门,一只脚同时踏上无数条船,真是目不暇接、光怪陆离。几乎都有背景歌曲音乐,很多声响嘈杂混杂入耳,即便宽带机器运行还是觉得极慢,心里烦躁,感觉一下子又像进了歌厅酒吧,正走在去厕所的走廊里,听着各个包间发出不同的声响。于是,忽然让人心里顿生烦躁,这时机器可能忽然死机,于是正好关机了事。眼不见心不烦,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弱水三千只取瓢饮,人生百年三万六千天,而开博客的人有多少呢?一天能认识多少呢?博客其“博”无数无边兮,博客其“搏”辛苦无果兮;很多普通博客,正是被无限的可能性所诱惑,虚而言之向着无限的空间冲锋,实而言之向着前排抢位。再看前排所谓的名博,大概多为名人明星或者勾引眼球的花边消息所占据,其位置很难动摇,你跟人家不一样。集体无意识的大众盲目崇拜、积极追风,名博随便一个什么帖子都会招来莫名其妙的数千乃至数十万的跟帖;博主肯定是没有时间来看一眼的,于是立即成为匿名过客撒娇、撒欢、撒野并斗嘴、斗气、斗争的场所。知名学者那里,风气严肃本应是寂寞的,但因为时代进步,商业化炒作成功,成了热点,于是有人不惜花自己的时间冒名顶替,借用学者的名声招蜂引蝶,真有意思。
在意识到无奈无聊之后,很多人关闭博客,休息了。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面对无限的空间与可能,其殆矣。博客可以作为自己督促自己进步的地方,可以借之以储存资料、开心娱乐、交流思想、认识知音,能寻找到一两个真名实姓的知己,足矣。不要希望太大、欲望太大,无限的可能就等于不可能。且不说面面俱到根本不可能,假如都来喜欢你,你也受不了,你也就不再是你了。
我、风与心
崔自默
不是我,是风;不是风,是心;不是心,是我。“我”不是我,“我”只是名,不是实。
忽然想起禅宗公案中是幡动、风动还是心动的辩论,终究还是一个思维方法的转换,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概念的转换。
能让幡动的,当然是风,而不是我;判断幡为什么会动的,当然是心,而不是风;心之所以有判断能力,是因为活在我身体里,心自己是没有力量的。
包括了身和心的我,作为物的实在,是客观的,但要称呼它、给它起个名字,权且叫“我”。这个“我”不是那个我,就像人要吃粮食,但写在纸上的“粮食”这两个字,是不能吃的。
天下没有一流的学问,只有一流的文章;一流的文章,大多是要依靠一流的概念转换来完成的。妙么?你觉得妙就妙,觉得什么也不是就什么也不是。
“季羡林是国学大师吗?”
崔自默
听说文化所的博士生面试中,有这么一个问题。有人问我应该怎么回答,我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权且不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所在和意义何在,因为那根本无法弄清楚,仅就其可以启示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而言,我以为就足可以不以一言以蔽之。
上面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有这样几个方向进行思考:一,什么是国学,国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二,是否可以称国学大师的标准是什么?三,公认的客观标准既然没有,那以主观的揣测来“我以为”或者“我觉得”一番,就足够了。四,既然真理和实际很难实现,干脆说不知道,也算客观;但如此回答要承担一些知识匮乏没有主见的风险。
国学包括儒、道、释以及其他可能包括的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尽精微,至广大,可虚可实,可大可小,可理论可实践,不可端倪。仅以某一领域或方面的知识,而不能贯通融合人文精神,难称国学;做人诚朴学问深厚但知识有疏漏,也不能称国学。
大师之“大”,也是相对的,正如比个子的高还是矮,也是相对的。高个子相对于比他矮的可以叫高个子,但与比他更高的个子来比就不能叫高个子。
苟非其人,虽工不贵,艺文与做人遵循一个标准、一个道理。因人论学,介入感情因素,失之公允,谁也避免不了。我读过季羡林的东西,对他的学问不生疏,甚至认识其本人,他对我也不错,我当然就觉得他是国学大师;否则其他情况,比如我认识其他的先生,对我更好,结论就是另外的了。如是说话,不是不可知论,而是不迷信,是客观、是辨证、是科学,是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信息应该适当限制
崔自默
人类之所以文明,在于能沟通思想、交流信息。没有信息,是多么可怕。信息时代,确切的信息就是资源、是资本、是利润、是力量,然而,也正是信息的爆炸,把我们卷入无底的深渊。
以前我以为时间是一度向前的实在,而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存在,后来我觉得这样也许并不合理;时间也应该是个虚的概念、名词,时间是静止、是假设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的生命,却的确是运动的东西。要提高我们生存的质量,以相对地提高生命的长度,要从节约时间开始——节约时间,不应该是抓紧时间做事,只争朝夕,而是应该相对地享受现在,放松心态、健康愉悦。
阻挡我们享受眼前幸福的东西之一,是信息;我们集中精力,恐怕丢失掉什么重要的信息,其实没有什么重要的。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是垃圾,我们无奈地从垃圾堆里刨着有用的东西,可惜大多情况下一无所获。今天难以产生思想经典,没有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信息时代惹的祸。首先个人思维因为受到周围信息的强烈干扰而难以静谧、深邃,随之,在还没有踩出像样的路之前,自己的脚印已经被群体的无序运动踩得面目全非。思想无处不在,但有区分、有层次。只要拧动、只要观看,就会不断发现美好的图案,但是究竟没有什么用处。历史就是故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讲述方法:故事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虚构之外,内容却是真实的;而历史则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真实的之外,其他都是虚假的。
《老子》第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是针对人类欲望无边的劣根性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凡事要讲究适度、合理,要有所拘束,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就要痛苦遭罪。我们的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实际的生存质量却没有多少提高,我们在互相攀比的心理作用下,彼此拖累着;谁也不愿意主动放弃,好像那样首先会证明自己的无能。照顾了别人,失去了自我,累啊。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似很多发展,其实我们生命的物质需求还是那么有限,精神的需求却往往更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寻找精神家园成为一种呼声。也许,忽然某个人能逆流而上,在高速发展之路上制造一点障碍,使大家的速度慢下来,也许倒可能成为一种巨大的贡献。我知道,尤其是在今天,谁能以身作则,在相当程度上打消人们的占有欲望,便仍可以被称为一代圣人。
只照顾技术难度而忽略社会问题,是不进步不文明的表现。以增容为能,怂恿信息消费,是恶性循环,是慢性自杀。怕浪费资源于是想方设法地加以利用,也许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人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要量力而行,要限制信息流量。从现在做起,对真朋友就别总是那么热情地发信息、打招呼,有似说事,直截了当,那无疑是很受欢迎的。
杯子为什么会摔坏?
崔自默
一个事情的发生,一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
孩子摔坏了杯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他不小心;因为杯子里的水烫了他的手;因为他拿杯子的动作不对;因为杯子是玻璃的;因为杯子不是金属的;因为地板太硬、没有地毛毯铺着;因为地球有吸引力;因为家里生活需要杯子……
可以埋怨的地方很多,但应该埋怨主要的方面,还必须考虑到这一埋怨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对将来的发展有益处。做事后诸葛亮是没用的,后悔也是没用的。
对同样的一个文本,有不同的释读方法,结论会大相径庭。过度诠释不对,过度提醒也不对,要讲究适度,那需要辨证、客观、全面,需要中庸、忠恕、慈悲。
四种心态
崔自默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心态去面对,结论结果则大异其趣。心外无物,心死万事空。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平常心——这四种心态,我常听到有人提到,于是心里私下寻思,它们对于正常人而言,是如何的重要。四种心态的顺序,无所谓前后,都极重要,都是包含了天地人等综合因素的实在与感悟、认知。知易而行难,事非经历不知难,世间大概没有什么学问。
生活就是过日子,一天天顺利地过去,没有什么灾难波澜,就是幸福,就应该感恩;感激上苍、感激父母、感激师友,个人能有今天的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没有感恩之心,总是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欲望无边、变本加厉,就永远没有幸福感。
敬畏心,是对自然与社会未知力量的审慎态度,不能自以为是,要多奉献少索取,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见微知著,因为个人力量毕竟微乎其微,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很难应付。对自然界应该敬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应该敬畏,彬彬有礼,如此才能和谐相处,和平进步。
生命排序不分先后,地球上所有物种能生存在一起,自有道理。人类自以为聪明,不知满足,不但恣意涂炭其他生命,还自相残杀,以强凌弱、招惹是非、胆大妄为,笑人无气人有、笑贫不笑娼,趋炎附势、落井下石,是皆其本性为恶的表现。只有慈悲为怀,才能意识到应该忏悔过去,祈祷眼前顺利,未来平安。
基于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落到实处是平常心。平常心近道,从心态到实践都能做到平常,就是不平常,是绚烂之后的平淡。凡俗之人非左即右、非正即负,不会是零,没有能力做到如如不动,难以保持中庸这一原点本初状态,难以达到“平常”这一理想的境界。儒、道、释三家,不管采取怎样的求知路径,如果不能让人心里塌实,以便乐其日用之常,那就不是真善美的所在。
无耻者不知感恩;无知者不会敬畏;无德者不能慈悲;无能者不得平常。
读典数则
崔自默
艺术有大众性品质,要走近大众,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华严经》)。文化艺术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艺术家的本事和能力也是要被大众利用的,利他而自利。在象牙塔里的东西,什么也不是。
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看的长远,也要看的辨证,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不能盲目、冲动。“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有胎生胎因情有,有卵生卵因想生,有湿生湿以合感,有化生化以离应”(《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物种的发生与存在形式多样,存在还是毁灭自有定数。有生命力的东西,自然不要保护而发展、繁荣,那些需要放在温室里还不能存活的东西,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暂时消逝——也许将来社会条件合适,它还会应运而生。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循循善诱、喜闻乐见,是教育之良方。“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众生爱财为本性,则满足其欲望,令其生欢喜心,然后生佛陀智慧。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得到本事,是会激励人学习进步的。枯燥的说教与虚伪无用的知识,即便认真学习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不遭人嫉是庸才,德高谤兴、事修毁来,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听到非议就大生其气,以至破坏自己身心健康,无异于证明自己的脆弱、愚蠢、幼稚、肤浅。“闻谤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永嘉大师证道歌》)又,“寒山子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问对录》)不能说要学会气人,但重要的是要学会不生人气。安禅制毒龙,自己的心情不受自己的控制,才是最可气的——生自己的气,也是反省反思、自警自策的方法。
得句酬月照上人
无言居士崔自默
月照上人者,素挹清风,坚贞其志,既圆活于禅理,复悟道于画艺。其所思玄远,不期依傍,禅慧日新,去俗乖世,即事修毁来,竟以逆境为园林,神情泰若,颂经覃思,穿墙破壁,其磅礴之气也弥造六极焉。上人脱略形骸,无所挂碍,然后知求息止之功,遂以一瓢兰若额居,盖执尚蛰以存身之谓也。人生际遇,非得即得,辗转曲折,今是昨非。至道不易,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大自大在,实获我心哉!
“咬群”不好
崔自默
不知怎么了,时下文艺圈子里到处“骂”声一片,互相揭短、露阴、拆台;而媒体尤其是网络,生怕不热闹,提供场地,怂恿斗志。这其实是心态极不正常的表现之一。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
只看阴暗,不顾光明,殊不知,阴暗的对面正是光明。该咒骂谁呢?夫子鼓励“当仁不让”,说说简单,敢站出来干点有意义的实事,就难了。
固然不平则鸣,但那无疑是失衡的表现,而不是和谐社会应该有的礼数、礼貌和修养。即便要说,也要讲究技巧,含蓄可能更有力量,雅致可以更为雄奇。不要以为火药味道浓厚就是直率,“无知者才无畏”,君子极高明而后道中庸。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不是好作风。真正知内情的人,有时不会到处瞎说,而是缄口不言,或者默然一笑,息事宁人;省得起到不应该有的消极作用,引导和扭曲后来者变本加厉。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甚至内火攻心、恼羞成怒,则是“咬群”的一种现象——虽然有脑子的人类表现的最突出,但不应该是人类应该有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