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丙戌随笔 > 正文 站内搜索:
丙戌随笔(12月上)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5日 9:43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5933次

 

丙戌随笔(12月上)
 
 
文/崔自默
 
 

三谈博客态度

 

崔自默

 

我曾写过两篇关于“博客态度”的文字,意思是说既然要开博客,把自己的文字张贴到公共场所,就要明白可能引来莫名其妙的攻击甚或漫骂,所以,时常提醒自己应该持有一种坦然的心态,而且,别太认真在意,别没事总摆弄它。——后来我意识到,这种提醒,大概主要是针对名人明星而立论的,对于普通人而言,我的提醒是完全多余的;因为他们更多的需要承受的是寂寞,而不是热闹与喧嚣,很少有人会主动地有意识地来反复光顾,即便他们比起那些名人明星的东西来要优秀的多。

 

博客真是好东西,给很多人提供免费的宣传场地,言论自由;也给很多人以无限的发展空间、无限的可能性,憧憬吧努力吧,前景广阔。很少有人开博客只是为了给自己看的,自言自语毕竟不是信息时代的常人之为。既然开了博客,要表现自己、自我,为了有作用、有影响,分头在好几个网站开博客,普遍联系群众,只要有时间就到处留言;别人来踩了脚印,就要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为了提高效率,同时打开无数扇博客之门,一只脚同时踏上无数条船,真是目不暇接、光怪陆离。几乎都有背景歌曲音乐,很多声响嘈杂混杂入耳,即便宽带机器运行还是觉得极慢,心里烦躁,感觉一下子又像进了歌厅酒吧,正走在去厕所的走廊里,听着各个包间发出不同的声响。于是,忽然让人心里顿生烦躁,这时机器可能忽然死机,于是正好关机了事。眼不见心不烦,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弱水三千只取瓢饮,人生百年三万六千天,而开博客的人有多少呢?一天能认识多少呢?博客其“博”无数无边兮,博客其“搏”辛苦无果兮;很多普通博客,正是被无限的可能性所诱惑,虚而言之向着无限的空间冲锋,实而言之向着前排抢位。再看前排所谓的名博,大概多为名人明星或者勾引眼球的花边消息所占据,其位置很难动摇,你跟人家不一样。集体无意识的大众盲目崇拜、积极追风,名博随便一个什么帖子都会招来莫名其妙的数千乃至数十万的跟帖;博主肯定是没有时间来看一眼的,于是立即成为匿名过客撒娇、撒欢、撒野并斗嘴、斗气、斗争的场所。知名学者那里,风气严肃本应是寂寞的,但因为时代进步,商业化炒作成功,成了热点,于是有人不惜花自己的时间冒名顶替,借用学者的名声招蜂引蝶,真有意思。

 

在意识到无奈无聊之后,很多人关闭博客,休息了。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面对无限的空间与可能,其殆矣。博客可以作为自己督促自己进步的地方,可以借之以储存资料、开心娱乐、交流思想、认识知音,能寻找到一两个真名实姓的知己,足矣。不要希望太大、欲望太大,无限的可能就等于不可能。且不说面面俱到根本不可能,假如都来喜欢你,你也受不了,你也就不再是你了。

 

我、风与心

 

崔自默

 

不是我,是风;不是风,是心;不是心,是我。“我”不是我,“我”只是名,不是实。

 

忽然想起禅宗公案中是幡动、风动还是心动的辩论,终究还是一个思维方法的转换,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概念的转换。

 

能让幡动的,当然是风,而不是我;判断幡为什么会动的,当然是心,而不是风;心之所以有判断能力,是因为活在我身体里,心自己是没有力量的。

 

包括了身和心的我,作为物的实在,是客观的,但要称呼它、给它起个名字,权且叫“我”。这个“我”不是那个我,就像人要吃粮食,但写在纸上的“粮食”这两个字,是不能吃的。

 

天下没有一流的学问,只有一流的文章;一流的文章,大多是要依靠一流的概念转换来完成的。妙么?你觉得妙就妙,觉得什么也不是就什么也不是。

 

“季羡林是国学大师吗?”

 

崔自默

 

听说文化所的博士生面试中,有这么一个问题。有人问我应该怎么回答,我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权且不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所在和意义何在,因为那根本无法弄清楚,仅就其可以启示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而言,我以为就足可以不以一言以蔽之。

 

上面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有这样几个方向进行思考:一,什么是国学,国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二,是否可以称国学大师的标准是什么?三,公认的客观标准既然没有,那以主观的揣测来“我以为”或者“我觉得”一番,就足够了。四,既然真理和实际很难实现,干脆说不知道,也算客观;但如此回答要承担一些知识匮乏没有主见的风险。

 

国学包括儒、道、释以及其他可能包括的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尽精微,至广大,可虚可实,可大可小,可理论可实践,不可端倪。仅以某一领域或方面的知识,而不能贯通融合人文精神,难称国学;做人诚朴学问深厚但知识有疏漏,也不能称国学。

 

大师之“大”,也是相对的,正如比个子的高还是矮,也是相对的。高个子相对于比他矮的可以叫高个子,但与比他更高的个子来比就不能叫高个子。

 

    苟非其人,虽工不贵,艺文与做人遵循一个标准、一个道理。因人论学,介入感情因素,失之公允,谁也避免不了。我读过季羡林的东西,对他的学问不生疏,甚至认识其本人,他对我也不错,我当然就觉得他是国学大师;否则其他情况,比如我认识其他的先生,对我更好,结论就是另外的了。如是说话,不是不可知论,而是不迷信,是客观、是辨证、是科学,是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信息应该适当限制

 

崔自默

 

 

 

人类之所以文明,在于能沟通思想、交流信息。没有信息,是多么可怕。信息时代,确切的信息就是资源、是资本、是利润、是力量,然而,也正是信息的爆炸,把我们卷入无底的深渊。

 

以前我以为时间是一度向前的实在,而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存在,后来我觉得这样也许并不合理;时间也应该是个虚的概念、名词,时间是静止、是假设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的生命,却的确是运动的东西。要提高我们生存的质量,以相对地提高生命的长度,要从节约时间开始——节约时间,不应该是抓紧时间做事,只争朝夕,而是应该相对地享受现在,放松心态、健康愉悦。

 

阻挡我们享受眼前幸福的东西之一,是信息;我们集中精力,恐怕丢失掉什么重要的信息,其实没有什么重要的。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是垃圾,我们无奈地从垃圾堆里刨着有用的东西,可惜大多情况下一无所获。今天难以产生思想经典,没有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信息时代惹的祸。首先个人思维因为受到周围信息的强烈干扰而难以静谧、深邃,随之,在还没有踩出像样的路之前,自己的脚印已经被群体的无序运动踩得面目全非。思想无处不在,但有区分、有层次。只要拧动、只要观看,就会不断发现美好的图案,但是究竟没有什么用处。历史就是故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讲述方法:故事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虚构之外,内容却是真实的;而历史则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真实的之外,其他都是虚假的。

 

《老子》第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是针对人类欲望无边的劣根性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凡事要讲究适度、合理,要有所拘束,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就要痛苦遭罪。我们的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实际的生存质量却没有多少提高,我们在互相攀比的心理作用下,彼此拖累着;谁也不愿意主动放弃,好像那样首先会证明自己的无能。照顾了别人,失去了自我,累啊。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似很多发展,其实我们生命的物质需求还是那么有限,精神的需求却往往更难以得到满足,于是寻找精神家园成为一种呼声。也许,忽然某个人能逆流而上,在高速发展之路上制造一点障碍,使大家的速度慢下来,也许倒可能成为一种巨大的贡献。我知道,尤其是在今天,谁能以身作则,在相当程度上打消人们的占有欲望,便仍可以被称为一代圣人。

 

只照顾技术难度而忽略社会问题,是不进步不文明的表现。以增容为能,怂恿信息消费,是恶性循环,是慢性自杀。怕浪费资源于是想方设法地加以利用,也许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人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要量力而行,要限制信息流量。从现在做起,对真朋友就别总是那么热情地发信息、打招呼,有似说事,直截了当,那无疑是很受欢迎的。

 

 

 

 

 

杯子为什么会摔坏?

 

崔自默

 

 

 

一个事情的发生,一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

 

孩子摔坏了杯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他不小心;因为杯子里的水烫了他的手;因为他拿杯子的动作不对;因为杯子是玻璃的;因为杯子不是金属的;因为地板太硬、没有地毛毯铺着;因为地球有吸引力;因为家里生活需要杯子……

 

可以埋怨的地方很多,但应该埋怨主要的方面,还必须考虑到这一埋怨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对将来的发展有益处。做事后诸葛亮是没用的,后悔也是没用的。

 

对同样的一个文本,有不同的释读方法,结论会大相径庭。过度诠释不对,过度提醒也不对,要讲究适度,那需要辨证、客观、全面,需要中庸、忠恕、慈悲。

 

 

 

 

 

 

 

 

四种心态

 

崔自默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心态去面对,结论结果则大异其趣。心外无物,心死万事空。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平常心——这四种心态,我常听到有人提到,于是心里私下寻思,它们对于正常人而言,是如何的重要。四种心态的顺序,无所谓前后,都极重要,都是包含了天地人等综合因素的实在与感悟、认知。知易而行难,事非经历不知难,世间大概没有什么学问。

 

    生活就是过日子,一天天顺利地过去,没有什么灾难波澜,就是幸福,就应该感恩;感激上苍、感激父母、感激师友,个人能有今天的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没有感恩之心,总是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欲望无边、变本加厉,就永远没有幸福感。

 

    敬畏心,是对自然与社会未知力量的审慎态度,不能自以为是,要多奉献少索取,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见微知著,因为个人力量毕竟微乎其微,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很难应付。对自然界应该敬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应该敬畏,彬彬有礼,如此才能和谐相处,和平进步。

 

    生命排序不分先后,地球上所有物种能生存在一起,自有道理。人类自以为聪明,不知满足,不但恣意涂炭其他生命,还自相残杀,以强凌弱、招惹是非、胆大妄为,笑人无气人有、笑贫不笑娼,趋炎附势、落井下石,是皆其本性为恶的表现。只有慈悲为怀,才能意识到应该忏悔过去,祈祷眼前顺利,未来平安。

 

    基于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落到实处是平常心。平常心近道,从心态到实践都能做到平常,就是不平常,是绚烂之后的平淡。凡俗之人非左即右、非正即负,不会是零,没有能力做到如如不动,难以保持中庸这一原点本初状态,难以达到“平常”这一理想的境界。儒、道、释三家,不管采取怎样的求知路径,如果不能让人心里塌实,以便乐其日用之常,那就不是真善美的所在。

 

    无耻者不知感恩;无知者不会敬畏;无德者不能慈悲;无能者不得平常。

 

 

 

 

 

 

 

 

 

读典数则

 

崔自默

 

 

 

    艺术有大众性品质,要走近大众,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华严经》)。文化艺术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艺术家的本事和能力也是要被大众利用的,利他而自利。在象牙塔里的东西,什么也不是。

 

    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看的长远,也要看的辨证,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不能盲目、冲动。“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有胎生胎因情有,有卵生卵因想生,有湿生湿以合感,有化生化以离应”(《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物种的发生与存在形式多样,存在还是毁灭自有定数。有生命力的东西,自然不要保护而发展、繁荣,那些需要放在温室里还不能存活的东西,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暂时消逝——也许将来社会条件合适,它还会应运而生。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循循善诱、喜闻乐见,是教育之良方。“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众生爱财为本性,则满足其欲望,令其生欢喜心,然后生佛陀智慧。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得到本事,是会激励人学习进步的。枯燥的说教与虚伪无用的知识,即便认真学习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不遭人嫉是庸才,德高谤兴、事修毁来,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听到非议就大生其气,以至破坏自己身心健康,无异于证明自己的脆弱、愚蠢、幼稚、肤浅。“闻谤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永嘉大师证道歌》)又,“寒山子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问对录》)不能说要学会气人,但重要的是要学会不生人气。安禅制毒龙,自己的心情不受自己的控制,才是最可气的——生自己的气,也是反省反思、自警自策的方法。

 

 

 

 

 

 

 

得句酬月照上人

 

无言居士崔自默

 

 

 

月照上人者,素挹清风,坚贞其志,既圆活于禅理,复悟道于画艺。其所思玄远,不期依傍,禅慧日新,去俗乖世,即事修毁来,竟以逆境为园林,神情泰若,颂经覃思,穿墙破壁,其磅礴之气也弥造六极焉。上人脱略形骸,无所挂碍,然后知求息止之功,遂以一瓢兰若额居,盖执尚蛰以存身之谓也。人生际遇,非得即得,辗转曲折,今是昨非。至道不易,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大自大在,实获我心哉!

 

 

 

 

 

“咬群”不好

 

崔自默

 

 

 

不知怎么了,时下文艺圈子里到处“骂”声一片,互相揭短、露阴、拆台;而媒体尤其是网络,生怕不热闹,提供场地,怂恿斗志。这其实是心态极不正常的表现之一。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

 

只看阴暗,不顾光明,殊不知,阴暗的对面正是光明。该咒骂谁呢?夫子鼓励“当仁不让”,说说简单,敢站出来干点有意义的实事,就难了。

 

固然不平则鸣,但那无疑是失衡的表现,而不是和谐社会应该有的礼数、礼貌和修养。即便要说,也要讲究技巧,含蓄可能更有力量,雅致可以更为雄奇。不要以为火药味道浓厚就是直率,“无知者才无畏”,君子极高明而后道中庸。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不是好作风。真正知内情的人,有时不会到处瞎说,而是缄口不言,或者默然一笑,息事宁人;省得起到不应该有的消极作用,引导和扭曲后来者变本加厉。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甚至内火攻心、恼羞成怒,则是“咬群”的一种现象——虽然有脑子的人类表现的最突出,但不应该是人类应该有的品性。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图文]好事不出门
 下一篇: 丙戌随笔(12月中)
  相关文章
·[图文]好事不出门
·给儿子的第一封信
·<莫得忒什>崔自默思想随笔卷一<文字巴比塔> (节选2)
·<莫得忒什>崔自默思想随笔卷一<文字巴比塔> (节选1)
·丙戌随笔(12月上)
·丙戌随笔(12月中)
·丙戌随笔(12月下)
·丙戌随笔(11月)
·丙戌随笔(10月)
·《丙戌随笔》9月
·《丙戌随笔》8月
·《丙戌随笔》7月(上)
·《丙戌随笔》7月(下)
·《丙戌随笔》(6月)
·《丙戌随笔》6月(下)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栏目导航
随笔
戊子遣兴
乙酉日记
丙戌随笔
丁亥闲墨
己丑述怀
庚寅随笔
辛卯随笔
壬辰随笔
癸巳随笔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