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乙酉日记 > 正文 站内搜索:
只缘不在那山中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1月30日 11:21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6365次

 

只缘不在那山中

——读《红学界反诘刘心武》话题随笔

 /崔自默

《红学界反诘刘心武》,这组刊发在《艺术评论》2005年第10期上的话题,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是大好事。这一来说明编辑者对话题捕捉的敏感度;二来说明相应的文化界的学术热情。没有响应的东西,才是最没价值也最可悲的存在。

任何看法,都必然是站在一定立场和角度的主观的观察,都不可能是同时站在所有角度进行的客观而全面的认识,所以,只要进行立论、结论、理论、辩论,就势必偏见、片面。包括红学界,只要是“界”,就已经说明了其本身的局限性,谁也不能实现与获得尽如人意的真实与真理。

“对《红楼梦》的迷信与追捧持续了近百年,综观红学百年史,几可以为是一部文化闹剧史”,吴祚来先生如是说,的确出语甚猛,至于点到“它与中国百年动荡史相辉映,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在这一时期的无奈、彷徨、无聊以及方向迷失的悲哀”,则又下药甚烈。其实,如果站在大历史、大政治、大社会、大民族、大文化、大艺术的坐标中来综合计算与衡量,《红楼梦》的影响似乎就不至于那么惹人耳目了。

与“只缘身在此山中”类似,只缘不在那山中,也同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对于真相而言,谁都是局外人。真相,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并且,说到底,什么是“真相”?无法说清楚,假作真时真亦假。即便那些所谓的“当事人”,也有懵懂的时候。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主观与客观的集合效应,不管是谁,以一己微渺之身,面对社会群体的盲动与无意识,都会感觉失控。这种感觉,就像他自己的脚拇指在自己的鞋子里扭动,他自己不会说,外人也感觉不到。任何结果,都有原因,原因背后,还有原因的原因……证也好,悟也好,都不是真相本身。

这样说,不是有意要向“不可知论”靠拢,而是免却追逐所谓完全真实可信而又不能得之的苦痛。前日我与文怀沙先生见面,话题曾转入“红学”,他是当年的“始作俑者”之一,谈起因一本《红楼梦》而引起的运动以及胡适、周扬、李希凡、蓝翎、周汝昌等学人,情节馀纡委曲,乃唏嘘不已。一块小石头,散落搀杂在地上一大堆沙石之间,没有什么力量,一旦飞转腾空,其威胁可怕,势不可挡。《红楼梦》这一“石头”,似乎有类于此。

“曹雪芹一把辛酸泪,引来后世红学家满纸荒唐言”,文怀沙先生说,他曾在十年前的一次红学家举行的活动中就有这样的谈话内容,当时就引发不少在座者之“感慨”。不过,也不乏赞同者,比如周汝昌。周汝昌一向被认为是著名红学家,他也的确写过诸如《红楼梦新证》、《曹雪芹小传》、《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等关于红学的专著,影响很大,但是,他自己却不以为然,不愿意以“红学家”自居、自局。我想,周汝昌先生这么认为,有他自己的缘由和道理在:他之所以“为芹辛苦”(先生书房里写在挂盘上的句子)数十年,不是简单的愚行,就一本《红楼梦》、一个曹雪芹,值得他那么辛苦么?《红楼梦》研究,其实只是一个引子、例子,他在其中可以印证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方方面面,并启发挖掘和发觉更多的精粹与命脉所在,具体而微。记得在一次通信中,先生针对一个“与”字问我从古代章草开始有几种写法,进而指出《红楼梦》第一回题诗第一句“无材可去补苍天”中的“去”字,应该是“与”字之讹传、误刊(因为第四句“倩谁记去作奇传”一句第四字也是“去”字,以曹子之才,不可有此疏陋),由此,告诉我书法用以辅助文献文字校刊的意义。大学问,不能拘泥一隅,不能偏安一隅,是为一证。

巧的很,前些日在一次见面时,周汝昌先生问我:“你说《红楼梦》研究是学术还是艺术?”我想了一下说:“可以是艺术,也可以是学术,那要看研究者的眼光和能力。”的确,一千个《红楼梦》研究者,会发现一千本不同的《红楼梦》,其深浅次第不同。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写过一本六十多万字的《论凤姐》,完全是自己的角度和感受,围绕凤姐,又不全是凤姐,是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意义上红学,与文学、历史、哲学的红学有差别,独特而独立。

中国的学问,很多采用“负的方法”或者说“减法”,不能明确地绝对地告诉你它是什么,但可以相对地解释给你它不是什么。这种方法,影响到很多方面。对于《红楼梦》的研究,自胡适等前辈始,不管属于什么派别,直到今天,都已经开拓延伸到很多周边地带,甚者离《红楼梦》很远了,那么它还是不是有意义的本色的红学研究?难以一言以蔽之。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反问:什么是“本色”?什么又是“意义”呢?

现在的很多媒体,为了所谓的收视率,一味地迁就市场,不惜倒了读者的口味。当然,保住和提高收视率的心情值得理解,但读者需要塑造,市场需要培养,否则,媒俗之至的结果,是毁掉整个市场。有反响是好事,但千万要听明白,这反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要听到人家骂声还洋洋得意。央视的“百家讲坛”,近来有刘心武讲“秦学”,我听过一会,内容不见得有意义,但有点意思,比起时时跳出漫画、农村科普化了的、内容很水的其他一些讲课来,要好得多。人们反诘刘心武,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牵扯到了红学研究这一大话题,是好意的。

对于离我们不算太远的“红学”风景,我们今天有无必要、有多大必要来重新认识和思考,值得首先考虑一下。

最有必要研究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学问,是谁也终结不了的,是谁也不能把它“引入不归路”的。比如中国的中医,人命关天,医理、脉理、药理等各个细节都牵扯真实的临床经验,含糊不得、随意不得、个性不得。

在谈“学问”之前,首先问一个似乎简而又简的问题:什么是学问?大概谁也没有权利来下一个大家一致认同的科学的定义。即便以逻辑研究著称的“科学”,科学界就从来没有给出过一个举世公认的定义。所有类似“学问”、“科学”等等的概念,因为无法定义,所以在用到它们时就容易引起论争,有时白热化,甚而因学术观点的不同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仔细一想,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所谓的学问,都是一些对概念的不同解释与理解;而“学问”,无他,只是一些由概念而组织、结构、堆砌而成的文字。天底下没有一流的学问,只有一流的文字。

真正的学问,其大者必须利于国事民生,其小者必须可以安身立命。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今天仍然有用,如果所谓的学术或学问,只是自己自私的玩意,越作越小,就应该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当然,诚如“艺术”,本来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家是一种职业,不能期求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大师;同理,每一个从事红学研究的人,也不能都过高要求,希望都能做出真正的学问。做学问,靠的全是专心,而不仅仅是专业;做大学问,靠大悟性、大道德、大胸襟、大实践。现在形势一片大好,环境良好、空气宽容,但我觉得考虑一下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必要;起码会让人心态平衡些、平静些,不会枉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学术勇气”。农民贡献了粮食,工人贡献了商品,你贡献了什么?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东西最有意义、最学问。

如是说,我也脸红,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实际贡献,所以,谨作为自觉、自省、自策,而已而已。

 



总共1页  1  
 上一篇: 随感笔录(5)
 下一篇: 关于书法的“为道日损”
  相关文章
·随感笔录(5)
·随感笔录(4)
·随感笔录(3)
·随感笔录(2)
·随感笔录(1)
·[图文]怀念母亲
·只缘不在那山中
·关于书法的“为道日损”
·谁不旅游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随笔
戊子遣兴
乙酉日记
丙戌随笔
丁亥闲墨
己丑述怀
庚寅随笔
辛卯随笔
壬辰随笔
癸巳随笔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