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戊子遣兴 > 正文 站内搜索:
论章草书一则/《关于字外功》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10月16日 10:25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4274次

 

论章草书一则/《关于字外功》

崔自默

章草书体,古雅独特,它上承古草,下启今草,其中甚有学问。若不想作字匠、书奴或一般书家,要写出品味、风格,要高古脱俗,光知写字还不行。专业书家,自古少见。书法,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行为,它更是一种文化行为。一流书家,绝对不是字匠、书奴,他必须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修养。

诗书画印、金石考古、文史哲、儒释道等,任何一门的渊博,都是最好不过的书法基础。书法艺术,不讲究“形式”当然不行,但是,书法艺术又绝非一门单纯的形式(视觉)艺术。虽然说书法的抒情作用有限,有所区别于绘画、诗词、音乐、舞蹈、建筑等其他艺术门类,但线条里确实可以涵融作者多方面的素质与修为。

临习章草,光盯住章草一门是不够的,更不可拘泥于一家一帖。章草,法通诸体,所以,广涉篆、隶、楷、行、今草,求营养储备至为必要。然后,博观而约取,临帖时步步为营,以一种碑帖为主,临“像”之后,再临其他;切不可好高骛远、食而不化,“贪多嚼不烂”是临帖之大忌。

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观察一物,要想立体、全貌,就要多换视角,观察它的不同侧面,不能只站在一个角度,否则,得到的物象只是平面的、单薄的,不是立体的、丰满的物体本身。作诗与画画讲究“功夫在诗外”、“搜尽奇峰打草稿”,即是说明掌握相关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写字,更需妙悟,“奔雷坠石”、“夏云奇峰”、“担夫争道”、“听江声”、“见蛇斗”等等,都是善于从任何自然现象和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

中国太极拳法,奥妙无穷。如拳论所云,“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不就是书法的用笔么?请看太极拳的“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捧、搌、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捧、搌、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方正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是技也,一着一势,均不外乎阴阳,故名‘太极拳’。”又有《十三势行功歌》曰:“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神,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故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刻刻留意在腰间, 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薄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惜。”[1]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东北“二人转舞蹈”,看来容易做来难,有“艺诀”十字,曰“拔、蹬、甩、顺、晃、颤、抖、反、心、傲”,觉得它对书法的结字、笔法、字势、情态等方面亦有参悟价值。此十字怎讲?是:“斜身站,两道弯,收腹提气使拔劲;先屈膝,后伸直,勾脚迈步使蹬劲;兰花拳,在胸前,腕子向外使甩劲;头到脚,一根棍,甩腕蹬步使顺劲;大前扭,小前扭,直臂压腕使晃劲;大展翅,前后摆,似动非动使抖劲;脚下停,丁字步,原地打点使颤劲;向左迈,向右拐,声东击西使反劲;从脚尖,到手尖,由里往外使心劲;半睁眼,向旁看,微微一笑使傲劲。”

舞蹈身法与武术拳法,不亦书法画法耶?用意用法、用劲用力,中国之武术、医术、唱腔,与书画之艺每每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只有处处用心,时时在意,书法始能大进。




[1]  《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所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右虚,右生则左杳。仰之则弥离,偏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手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为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则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众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总共1页  1  
 上一篇: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 (1)
 下一篇: 论正义感
  相关文章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王化>> (1)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2)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可航>>(1)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李斌>>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十)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九)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八)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路航>>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田向东>>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七)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六)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五)
·崔自默通信选之<<答李建奇>>(选四)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许淑云>>
·崔自默通信选之<<致缪哲>>
  图片推荐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范曾研究举隅(1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随感笔录(3)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随笔
戊子遣兴
乙酉日记
丙戌随笔
丁亥闲墨
己丑述怀
庚寅随笔
辛卯随笔
壬辰随笔
癸巳随笔
推荐文章
·乙巳蛇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名家大拜年-..
·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大展行—崔自默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