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等身”疑
文/崔自默
“著作等身”,似乎是个褒义词。古来已有“文以载道”“文章千古事”“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等等,著书立说,是公认的荣耀事。
书的价值,不在于其厚薄。《老子》五千言,“四书五经”也都不厚,谁敢怀疑它们的价值?古人用竹木简牍书写,自然节约材料。那么看近现代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不厚,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不厚,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不厚,但是谁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以古人的标准来要求今人,当然荒唐。如今报纸版面那么多,总得有文章填充吧?还有出版社,总得出书吧?还有印刷厂,不大批印书怎么提高效益,怎么养活那么多职工?还有造纸厂,如果没有印刷厂来拉纸,岂不停产断了财路?还有,要是造纸厂一休息,纸浆厂怎么办?于是,倒了整片森林,劳了伐木工人,累了纸浆厂、造纸厂,忙了印刷厂,苦了出版社编辑,最后,从整体看,制造出大批垃圾。说实在话,那么多图书报刊,谁看得过来?那么,有无合理一点的办法?有,就像吃东西一样,精一点,简一点,大家都省劲。
《文心雕龙·物色篇》云:“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繁容易,简却难。内涵丰赡的前提下,行文简约,可见出作者的水平。“心密语澄”是刘勰描述文章“隐秀”的一种境界,只有辛苦地“熔裁”,才出精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张吴之用笔有谓:“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操觚染翰者岂可不鉴?
之所以有“著作等身”这回事,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上:一,思路不清晰,思维不成熟,思想不精湛,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说,忽然文字就多了;二,语言不精练,文采不可观,于是,忽然书就厚了。客观上:出版社要出书,如果出过去的经典图书,就是重复选题;如果自己开发思路,谈何容易?于是,大家瞄准已经出过很多书的名家名人,锦上添花,改头换面,书上又摞上书,如此一往,不等身才怪呢。
(原载《中国文化报》,2000年9月2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