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散文 > 正文 站内搜索:
[组图]走近王朝闻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9月28日 14:27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3974次

 

走近王朝闻

                                                                                     崔自默

     王朝闻,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大师,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治学六十余载,建构起一套独特的美学体系,指导和影响了几代美术工作者。他的美学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他是艺术家型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是艺术家的美学,也是哲学家的美学,更重要的是教育家的美学。他始终围绕的,是艺术与生活中最重大的课题,即为人民服务的、真善美的问题。

     王朝闻,1909年4月18日生于四川省合江县。原名王昭文,后改名王朝闻,取《论语·里仁》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语意。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2月到达延安。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机关刊物《美术》月刊创刊,他做主编。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等重要职务,为我国现当代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4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按响了王朝闻老先生“在嚣楼”居室的门铃。王老的名字,我是景仰已久的,当看到门上贴着“谨遵医嘱,谢绝会客”的免战牌时,我心理忐忑不安起来。但是,进屋坐下后,虽然只是很短暂的谈话,却立刻打消了我原持的“误解”。那以后,随着时常的拜往,我逐渐认识到,先生本人,如他的学问一样,是那般自然得体和深入浅出。1997年冬,我接受了《王朝闻集》(22卷860万字)总特约编辑的任务,可以说苦乐兼半。苦,主要原因是客观的:一则是王老美学体系的建构异常宏阔、广博,古今中外,涵盖雕塑、绘画、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建筑、园艺、电影、小说、诗词、戏曲、评弹以及民间工艺等等,而我的知识水平必定局限,校阅起来自然难度不小;二则是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迫。乐,则完全是主观的:一则出于感情、自愿;二则可以集中纵览先生不同时期的所有学术精华,了然其美学体系,受益莫大焉。

要想领略一个人的思想,倘若无从走近他的生活,也许总会有些模糊和不贴切。当初,我读了先生的部分著作之后,我便确信,他是一位独特的艺术大家;而在渐渐熟悉了他的生活之后,我更加觉得,他同时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美学大师。王朝闻的艺术,就在他的美学思想当中,就在他的生活当中。

我第一次看到先生的手稿就吃惊不小,那简直是件老衲的鹑衣:红蓝绿黑各色勾划圈点,还有背后粘缀数摺的一长条烟卷盒纸。从中可见先生斟酌文字的慎重和生活作风的节俭,我大受感动,就写了一篇题为《王朝闻的“放风筝”》的短文,内容平实,发在1995年9月8日的《中国艺术报》上。当时,我正在读研究生,闲暇较多,便写些随笔之类呈示先生并请批改,同时也帮先生处理一些文稿。先生近年的文章多为千字短文,然尽除浮华,更见精辟;至今,其中一些篇目中的语句我还清楚地记得,比如,描写戒台寺的安寂说“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耳鸣”;认为各地风景区不顾文物损害后果的施工为“建设性破坏”;批评文化艺术中的崇洋媚外现象是“替人家做釜底抽薪之事”、“一种有意识的噩梦”;直斥有意混淆视听者的行为是“马就是鹿”,并为之找出“理由”:“马和鹿子不都有四条腿和一条尾巴吗?”即便是行将付印的书稿校样,只要返给先生看,他还会再度改成手稿的模样。我想,这一定是一个艰苦的矛盾的思维发展过程,思想,正出乎此。认识到自己知识领域的欠缺,于是不断地学习和思辩,尽力趋于成熟,接近真理,他如此严于律己,对学生也如此苛刻。先生不善于你来我往的互相吹捧之举,因此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他所愿意做的,是尽力接触更多的东西,从中发现乐趣,体验美。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雕塑家,王朝闻1932年就读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高中部雕塑系,受教于刘开渠。无论是30年代的雕塑习作、素描速写、临摹名作还是1941年作的《鲁迅》浮雕像、1948年作的《民兵》圆雕像、1950年为《毛泽东选集》封面作的毛泽东浮雕像、1951年为革命历史博物馆作的《刘胡兰烈士像》,先生的作品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他自己源于生活观察和艺术实践的深切体验。先生的雕塑作品,讲究典型形象的塑造,讲究持久的审美价值。如他作的毛主席像,侧重于描绘毛泽东同志的额头,表现其思想家深邃的一面;他作的民兵,一个站岗放哨的民兵,突出表现民兵队伍的警觉和英勇;他作的刘胡兰,昂首挺胸,一股大义凛然之气直冲霄汉。先生举例说,作民兵像,假如反映他们拼刺刀、埋地雷,不是不可以,只是就太琐碎了,太局限了。况且,艺术创造决不只是简单的再现真实,而应该是有所艺术的夸张,有所重点的突出。比如对民兵背部的刻画,适当地使民兵的大衣袖子往后隆起,这样,即便从背面或者侧面观看,即使是瞬间形态的把握,仍可以感受到正在放哨的民兵的机警和作战时的英勇。可见,先生的雕塑,是辨证的升华了的艺术创作,已然超越了真实,这种超越,又决不是无缘无故的抽象或者故弄玄虚,而是必须的、必要的。先生又举例说,刘胡兰烈士在刑场上,是被捆绑着的,而他在作雕像时,有意给她松了绑,这样,烈士的形象不但美,而且更能体现她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对烈士站立的姿势,他思索了很久,在一次参观古代文物时,他的注意力被古代铜器爵的那挺秀端庄的三足吸引了,那样式启发了他。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王朝闻真正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统一。先生的美学,最主要特征是自己的审美体验。他好旅游,自然万物间那一切,他都感到新鲜,都会使他兴奋不已,快活不已,惊叹不已:泰山如月的日、青城山的一片绿地、华山顶的飘飘浮云、黄山的奇石、毗卢寺的蓝光、梦中的敌机、吃肉的娃娃鱼、催眠的蝈蝈、会看电视的白猫、池塘的蛙鸣、石缝间的蟹、水面上的只露脑袋的鱼群、树叉间上下跳跃的松鼠、可以钻进身去的空心大树、纹路复杂的贝壳、马蜂和蜘蛛的搏斗、楼下被折断的小树……等等这些事物,都是他体验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品评的对象。他会生活,会欣赏身边发生的一切。他与小孙子碰头嘣嘣作响而陶醉,听到小孙子在上升的电梯上喊“全世界都看见了”而兴奋不已。他闲暇时走在街上,会对着陌生儿童低声吆喝一声“我要冰棍儿”,尔后观察儿童害羞的脸。他还会独自长时间坐在轮椅上,欣赏医院墙壁上那如绘画般的污迹和斑痕。遗憾的是,他的阳台并不大,一株石榴和数盆君子兰营造不出“城市山林”的气氛,也难体会到“独坐幽篁里”的味道。可是,当阳台的花上长了虫子,他在逮虫子时忽然就联想起侵略者的强盗逻辑,便有了《谁是侵略者》的妙文。窗外的汽车喇叭和电钻的刺耳声,使他心跳紊乱得要命,他便去外面臭水沟边散步,边走边看边思,便有了《感谢噪声》的奇文。在路上,先生顺便捡回在秋风中跌落的两个干蝉,放在书案上空了的蝈蝈笼子旁边,而后似乎可以又听到它们此起彼伏的嘹亮歌喉了,不久便可安然入睡。

     先生喜欢收藏石头,而且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眼光来衡量它们的优劣,那就是要耐看、不必是古董或者名贵,他尤其讨厌那种被雕琢得具体像个什么动物或者人物的石头。有一次,先生拈着一块布满螺纹的小石头问:“你说它怎么会这样呢?”当我终于创出一种能够拓印石头花纹的办法,并为他在宣纸上表现出这些自然美妙得花纹的时候,他眼睛睁得出奇得大。还有一次,在聊到现代艺术观念时,他忽然搬起自己用绳子五花大绑的破椅子说:“请看我的现代派作品!”

      对自然世界的莫大兴趣,对周围生活的无限欣赏,对艺术规律的无比痴情,陶冶了先生非凡的胸襟和虚怀,这,也是他不竭的生命力的源泉。在“文革”中,一次挨批斗时,他揣摩着一句唐人诗句的意境,竟然不知不觉地在台上鼾声大作,此等境界和涵养,的确常人难以企及,的确让人钦羡。

     “要把生活当艺术来欣赏和体验”,先生经常这么说。在1995年先生书赠我的条幅中有这样的话:“艺术独创与家庭幸福,都只能从反复探索之艰苦过程取得,别无捷径”,并祝愿我“在艺事与家庭生活双丰收”。先生最喜欢听“独特”的事情和感受,并嘱咐我,将来有了小孩,一定观察和揣摩他的语言、行为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发现进而主动创作生活和艺术的乐趣。1999年,当我领着快两岁的孩子去看望他时,先生分外高兴,一屁股坐到地上,把我的儿子抱过来顶头。一会儿,又拿起一双筷子敲椅子,教我儿子打鼓点。我想:先生这样保持着对生活的十二分的天真,生活也因之时时回报着他,他那从自己切身的审美经验出发的、独创独立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他那似乎永不衰老的艺术青春,便是明证;同时,先生借学问以移情于外物,因之亦远遁尘嚣、心胸豁达,又无疑是他过人的修养和聪慧之处。

王朝闻作为著名得美术评论家,不失言,也不失人,持论允当而不偏激。1989年4月8日他在《致黄宗江》的信中说:“假人也说真话,真人往往不一定说真话,生活自身的戏剧性多着呢!”他的语言就是如此的平实,似乎不大注重文采,但其间却是掩埋着不少珠玑的。王朝闻的著作,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深入浅出,实实在在,从不故作高深状。读先生的著作,你能在无形中增长本事,学会识别艺术的高雅还是低俗,学会乐观地、艺术地生活,你不会只记住了他的名字而忘记他说了些什么。王朝闻的深刻是暗含的,正如《老子》所谓“大道若夷”、“大味若淡”。他在1940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再艺术些》,其行文已是谑中寓辣,平中见奇。先生并非不知文采,而是强调雅俗共赏、适应大众、言之有物以带动读者产生切身的审美体验。我曾问过先生:“有人以为你的文章偏‘左’?”先生一边用剪刀剪着胡子,一边轻松地说:“你觉得不这样行吗?”这话的确很坦率,对此,我在先生1986年给孙美兰藏旧版《一以当十》的题字里找到了一句旁证:“一向对‘左’不感兴趣的我,竟然也写了一些现在看来不过也是‘左’的东西”。纵观先生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历程,虽则时过景迁,然而先生一以贯之的,是对艺术和生活的“真诚”。

     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来的是熟人,先生谈起话来会情绪激昂,话题无所不可,畅快时高声大笑,手舞足蹈,不悦时则常说“太不像话”,随之皱着双眉,停顿片刻。我常常惊叹于先生思维的奔涌、辩证和敏捷,加之对某些四川口音的隔膜,有时竟觉得自己头脑跟不上他的节奏。先生给我讲书法和绘画,端着架势,以太极拳和醉拳来喻书法的巧与拙,以秦汉瓦当的构图来比篆刻的矛盾与统一,以京剧唱腔和兵法来悟国画笔墨的虚与实。先生的老伴,有时走过来加入谈话,作为他的监护人兼日常事务“秘书”,她会在适当的时候抬头看那厅门上方的钟表,示意双方适可而止。老伴是先生的好帮手,她为他整理、抄写和编辑所有资料,860多万字的《王朝闻集》里面有她的功劳,没有她,是出不来的;老伴是他的知音,在第13卷《审美心态》的后记里面,她有对王老的评介,甚为中肯:“有的是平易近人的作风,没有惊世骇俗的搔首弄姿的习气。他的文风,一贯特点是广泛的论据和独到的见解相结合,理论的深度和行文的通俗易懂相结合”,“打破了美学理论那种莫测高深的神秘性”。

     九十一岁高龄的王朝闻,每日晨起五时伏案,仍然思维敏捷,其全面性、辩证性、尖锐性、深刻性更是愈见凸显。先生的美学基础,筑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谙熟稔、对外国文化的博学多览和切身的反复的审美体验之上,所以,他的发现和结论,往往是独到的;这种独到,足以不朽。王朝闻的美学思想,主张正面教育,面向大众、引导大众、塑造大众,反对怪异媚俗、急功近利而没有意义的文艺风气,并不懈地致力于提高大众区别真善美还是假恶丑的能力,提出过“喜闻乐见”、“一以当十”、“雅俗共赏”、“要美育不要丑育”、“适应是为了征服”、“美育是雪中送炭”等鲜明的口号。在新世纪的今天,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切实而重大的话题;而美育,无疑是一剂良方。感谢王朝闻,给了我们那么丰富的精神食粮。

      

崔自默博士与王朝闻

(崔自默/文)



总共1页  1  
 上一篇: 怀念慈母
 下一篇: 无
  相关文章
·怀念慈母
·蒲甘印象
·父亲的手迹
·父 亲
·“书似青山常乱叠”
·[图文]我的南张庄小学
·[组图]恩父十二周年祭
·借茶放心
·红薯与信义
·乐其日用之常 ——读夏丏尊家书
·[图文]周汝昌——余心有寄
·[组图]想念汪曾祺
·[组图]滇行追记
·我画我荷
·[图文]走过西藏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散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