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林出任暨大艺术学院院长——不玩虚的,要真干事
去年10月初,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院士向海内外广发“英雄帖”,招聘管理人才,引来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芬兰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93位海内外华人学者应聘,其中内地应聘者有41人、海外32人、中国香港2人、校内18人。1月14日,有媒体记者在暨南大学公开招聘10个学院院长的公示栏上,发现了著名演员张铁林的名字,在这份文件上,所有通过考核的面试人的出生年月、学历、拟受聘学院名称等一目了然。公告是7日发出的,公示7天,14日是最后一天。1月17日,包括张铁林在内的10位暨南大学新院长正式亮相。张铁林接过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院士颁发的聘书,正式走马上任,院长任期三年,试用期一年。暨大校方表示,艺术学院最快得到今年底筹建完成,争取2006年春开始正式招生。成立后的专业将涉及音乐、舞蹈、美术、工艺设计、影视文学等,其中影视文学目前已经有在读学生。除了张铁林外,其余九位院长也均是各学科领域的“明星”,其中聘自海外3人、国内4人、校内3人,最年轻的仅38岁。
1月17日,张铁林正式出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身为著名影视演员,没有教授或研究员职称,也没有学术论文的,这在暨南大学任命的十位院长中的确独特,也很自然受到人们的质疑,也引发了关于名人“进军”教育界的争论。
张铁林选择教育行业任职,自有他的渊源。他在北京电影学院和英国伦敦皇家电影学院都学习过,对于中西两种教育体系都很熟悉,而且在过去的25年中,有近10年的时间都是在大学校园中度过的,对校园的氛围也很熟悉。其次,我这些年来又一直在从事演员的工作,可以说教育和艺术实践领域都没有离开。其实,他很早就向往着有机会可以进行学术交流,介绍外国先进的管理机制。教育对他来说,也不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他不认为演戏和教书是两个完全不沾边的领域。同时,他这么做,也不意味着他打算完全离开演戏,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暨大要设置艺术学院的事情是他从朋友那儿得知的,既然是公开招聘,他觉得自己不妨一试。他承认自己具体的教学经验不足,也没有做过管理工作,但是他自信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事在人为,他有从事教育的热心和真诚。更有说服力的是张铁林的教育背景,他在电影学院本科学的是表演,在英国硕士学的是导演,在这中间,他还一直在写字、画画。前不久,他刚在荣薄斋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画册,颇得业内人士好评,认为很专业,很有艺术才气和功力。
张铁林认为,艺术学院本身和理工科不同,学校20个不同的学院都会有其自身特征,艺术讨论的课题和感性关系很大,它注重的是创造力,培养艺术人才注重的是实践。要培养的人才不是能写好论文,而是电影明星,是成功的画家和演奏家,是能写出得奖剧本的编剧,衡量学术成果的因素不应该只是论文。
还有人怀疑,暨大是否有炒作嫌疑?张铁林幽默地说:“暨大有100年的历史,汇集了很多文人,暨大就像太阳,他用得着我这个星星来炒作吗?”
重要的是,暨大对他的上班时间没有硬性要求,给了他很大的自主权,而且,他还准备减少拍戏的时间。“一个院长好不好,不是看他在办公室呆了多少个小时,要看他能干什么事”,张铁林是实事求是的,“我不是赶明星教学的潮流,不是挂牌,我是真正要为学校做实事的,至少给我后面的人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如果我能做好,那我很愿意继续做下去,如果我做不好,3年任期满以后我也希望后面的人可以在我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此外,人们自然还把张铁林当院长与周星驰、成龙、金庸在大学任职联系起来,张铁林很不以为然,认为媒体的炒作应该尊重别人,更应该尊重事实。
在演员身份之外,张铁林多了一个学者身份。他自己认为,他的精神实质并没有投入在演艺圈,也不认为当演员是我终身伟大的事业。大家对他有偏见,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在荧屏上露面的机会比学术上多,但其实,在演戏以外,他的很多时间都用在看书上,和学者们在一起,尤其是书画艺术家们。他收藏信札,每天读书、做笔记,在收藏和鉴定方面也学养很深厚,则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最新消息,张铁林在涿州影视城排戏期间,还惦念着学院的事情,打电话给好友,物色相关的人才,包括一个常务副院长,要求有学问、有学位、有影响、合得来、能干事、能经营。。。。。。。。

崔自默博士与张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