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览崔自默文化网 [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崔自默|文化新闻|视频|影像|艺评|篆刻|艺术市场|现代水墨|
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粘贴|艺术产品|国际交流|
散文|随笔|诗歌|专著|画廊|博客|留言|证书査询|出版著作|English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崔自默文化网 --- 国内个人最大的文化类门户型网站 
您的位置: 自默文化网 >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正文 站内搜索: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http://www.cuizimo.com  2010年9月30日 16:2  文章来源:自默文化网  点击:190529次

 

 

第三章  疏而不失

                              文/崔自默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1] ——老子

 

1.为道日损

 

“为道日损”,“损”,减也[2],简也。

 

“损”什么?“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3]道之所“损”,从主观到客观、从理想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把由心通向道中途的阻隔障碍,一一“损”掉,以期求我与自然的便捷沟通,与道会合,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4] “无为”,即自然、天之道、道,所谓“自然无为,天之道也”[5]。至于“无不为”,便不是“有为”的简单的不自然的层次;“无为”而“无不为”,便是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而然。

 

1.1  绝学适道

孔子云“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6],与上述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思想,其所揭橥之义相同:“学”,有限性、可把握性与容易传授性,可强记而得;“道”,无限性、难以把握性、不可传授性。——因之,追求学问者多、能传授知识者众、所掌握之知识亦可日益;但求道者则大不然:他必须是通人,随着对“道”的认识的深入,弘畅闲雅、损益文句,反觉万不耐一、不知云何,于是复归于朴、大辩若讷,最后以至于“无所为”、一任自然,但是,也正在此际,一切变得自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随心所欲而无不适意。——此为“超奇”,“非俶傥之才,不能任也”[7]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8]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都是个人的亲身感悟与实在体验,难以明白地传授,不可能代代相传。能传的,只是知识或者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智慧与悟性,是难以传承的;然而最有价值、最需要传承的,恰恰是这种不好传承的东西,它是生命力之所在、真谛之所在。如高明的中医,在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获得真知,其种种个性化的学问,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因时而化、因地制宜,难以言传,那只属于他自己。善学习者,在于把握致“道”之由,而不只是去把握那些简单的部分。道,是绝学,禾山大师解打鼓所谓“学到无学”、“习学既尽”[9],即是,那已近乎无为之境。

 

至于画艺,构图造形渲染,容易学,而笔墨之外的神韵,若“荒率苍莽之气”[10],则不是学来的。学,只是过程,由学而进道,才是目的。画艺深入,由“闻”而“邻”最后“真过”,一到“真过”而登堂入室,一切变得简易、随便、直接,此时,笔墨简净、清新、平静,大味若淡、大巧若拙。道的终极,一定是脱略了学的层面,需要切身感悟、验证,靠的是“见自本性”的素质。“绝处逢生,禅机妙用,六法亦然。到得绝处,不用做作,心游目想,忽有妙会,信手拈来,头头是道”[11]。“绝处逢生”,其道不可端倪。

 

“损”的意义便在于:损之又损、减之又减、简而再简、约而再约,“道”便显露出来;在这个求“道”的过程中,就已经开辟出一块广阔的空间来。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华去而朴存的过程,虽为而非为、不为而为。

 

道,乃本性具足,至纯至善,无所谓“损”亦无所谓“益”;天地自然之所以称为“大美”,乃是它为亘古永存的自在之物,它没有什么需要“损”或可以“损”的东西。求艺道的过程,却是一个“损”的过程,首先应该“损”的是“心”,其次才是笔墨形式;因为处于社会中的人,心中横亘一个“我”字,泯灭本性、失去良知、离开真我,只有荡涤尘垢、化掉渣滓,修缮整治、使复如初,而后才能“统体光明”、“充实光辉”[12],才能“无我”而“自得”,“灵窍自呈,秀色自现”[13]

 

老子同时阐释了“损”的辨证意义,其中包括“损”与“益”相对性与共生性:“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14]。看似为损,或许实益;此处所损,彼处所益。先难后易,修德广裕,“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15],其会心所在,正是“损”与“益”的客观、辨证与微妙。“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良相良医[16],其道一也:损掉一切非真、非善、“本无”的东西,“真”、“善”、“固有”就显现出来。艺道亦然,虽“损”犹“益”,似不足而实有馀,所谓“笔短趣长、意气有馀”[17]

 

“损”,是一个明理的过程,“损”怎么会有“益”呢?此惑须解、此“障”须“了”,而后,“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18]。“了”,有两方面含义:一,明也;二,去也。破中求立,边破边立。法,从画中体现,而去障的过程,也在画中体现;可见画道微茫、“损”之不容易。“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19],“损”的不易,具体表现在“权衡”与“斟酌”,哪些该“损”、哪些不该损,否则,芟剪失当,非但徒劳无功,还会反受其害。画中笔墨,是一全局、有机整体,故当如医道,“随宜消息,不可以成法拘”[2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法如

总共6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上一篇: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相关文章
·《为道日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道日损——跋
·《为道日损》序 ——范曾
·《为道日损》第二章 ——道心惟微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目录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摘要(中英文)
·《为道日损——八大山人画语解读》学术创新情况概要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一)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二)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三)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四)
·《八大山人画语解读》第一章“俱道适往”(五)
  图片推荐
葛优先生到访崔自
崔自默作品点亮“
崔自默再次握手好
华人画家崔自默作
崔自默砺志新书《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
 
  热点专题
·庄子显灵记
·“荣宝拍卖”近年范曾书画赏析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术(3)--西方的沐浴
·《为道日损》第三章 ——疏而不失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1)
·《为道日损》第四章 ——道非常道 ..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的鉴定
·与范曾先生“合作”书画
·范曾先生《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禅与八大
·科学和艺术,两片水域
·<章草>(上)
·《为道日损》第五章——一以贯之
·随感笔录(3)
·崔自默博士受聘为国防大学美术书法研究院首..
·我笔记本里的范曾先生笔迹选
·崔自默出席好莱坞大片《钢铁侠3》超前点映..
栏目导航
专著
《为道日损》人民..
《莲界》江西美术..
《得过且过》四川..
《艺文十说》紫禁..
《心鉴》河北教育..
《中国艺术大师-..
《我非我集》陕西..
《章草艺术》人民..
从前
创与造毁灭
书法史
洗澡的艺术
文艺三论之唯形说
范曾研究
同音字短文50篇
文艺三论之批评学
文艺三论之读者论
书信
寓言
对话
崔自默美学笔记
杂文
推荐文章
·崔自默出席《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
·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专题片之《崔自默》
·崔自默先生荣获国际奥艺“科学与艺术大奖”
·慈善北京封面人物崔自默
·崔自默新彩作品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崔自默“仁爱”梵蒂冈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艺术沉思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翰海2021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先生与李嘉存合作大鸡图
·北京翰海2020秋拍崔自默作品再创佳绩
·崔自默书画作品北京瀚海2019秋拍以寸换..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范曾作品鉴定
视觉焦点
范曾研究举隅(5
范曾研究举隅(1
[组图]洗澡的艺
范曾研究举隅(2
范曾研究举隅(1
关于范曾先生书画
 

崔自默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860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5000931
助理韩健: 13521766440        邮箱:zmwh@sohu.com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